当前位置:

解下沉甸包袱 调出兄弟情深

作者:曹京、王田刚 编辑:龙志飞 2013-09-03 16:15:29
—分享—

  8月8日,团结乡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功调处一件长达17年的土地权属纠纷积案,当事人握手言和重续兄弟情谊。

  六十年代期间,罗丙槐和罗槐生堂兄弟俩居住在团结乡坪么村坑坑垅组,共同在房屋附近开垦了约总面积1亩左右的旱土种植蔬菜、瓜果作物。七十年代末,罗槐生父亲带着妻子儿女搬迁到三渡水定居,但坑坑垅的旱地仍时不时的在种植果蔬。九十年代初,罗槐生夫妇将坑坑垅的旱地种植了黄柏、厚朴等中药材,由于管理不善,几年后几乎成了荒山。罗丙槐妻子见屋边的地这样荒着很可惜,便未经罗槐生家同意,擅自垦荒。在垦荒时遭到了罗槐生妻子的阻拦,双方发生争吵,罗丙槐将罗槐生妻子推搡了几下。后经村、组进行了第一次调解,以罗丙槐不再打人写下保证书得到暂时平息。1997年春,坪么村为了修公路,对村民承包的山林进行小调整,恰好坑坑垅旱土的山林调整给了罗丙槐。罗丙槐家认为现在坑坑垅的旱土自然也归己拥有,所以又未征求罗槐生家的意见,再次垦荒,结果罗槐生家以坑坑垅旱土种植了药材为由,申请村委调解,村调解委员会以村寨惯例,维护了罗槐生的诉求。1998年6月间,林业部门开发公益林,罗丙槐家的坑坑垅山林成了公益林,每亩补贴3.5元。因为山林面积中含这块近1亩的旱地,罗槐生认为他应该享有份额。因此,罗槐生再一次向村委会申请调解。村调解委员会组织双方调解解决了补偿款分配问题。2005年,公益林补贴作了调整,每亩12.5元,且有50年期限,罗丙槐认为,按这样调整,将来如何不得而知,关键是房屋边他有块土地,种植的作物经常遭到自家的家禽家畜侵犯,两家关系越来越紧张,索性不再分补贴给他。罗槐生第四次找到村委会申请处理。村上认为他们两家的矛盾只有通过乡里才能解决。乡政府于2005年6月13日、6月17日两次组织调解,都未能达成协议。

  2013年8月8日,乡调解庭特意布置的很庄严,调解员身穿制服,项挂胸牌主持调解。调解过程一环紧扣一环,不到四个小时时间,就达成了罗丙槐补偿罗槐生100元土地开垦费,将旱土归罗丙槐长期管理经营的调解协议。

作者:曹京、王田刚

编辑:龙志飞

阅读下一篇

返回资兴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