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里的“包办婚姻”逃走后,白薇一共才回过3次家。到了老年,她特别想回家。
1926 年,她回国后回了一次家,跟父母冰释前嫌就赶去革命。1947 年父亲和四妹九思去世,她回家奔丧,一待三年,带着大家闹革命。1950年,白薇回了北京,年近花甲的她主动要求去北大荒做调查研究,在那里整整生活7 年,接着又去新疆工作2 年,写出不少反映生活的作品。之后,回到北京担任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并先后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三、四、五届委员会委员。1976 年唐山大地震后,她回到郴州,但没有去资兴秀流村老家。
李宙泽回忆,1976 年,白薇回到李宙泽家时已经83 岁了,她可能在地震中崴了脚,站不稳,拄着拐棍还要有人搀扶才能行走。李宙泽那时候在一个大型水库当采购,在外出差。当地政府安排白薇住招待所,因为招待所房子大,又铺了地毯,她死活不住,“我当时没回家,电话里力劝,她才肯
住两晚。”李宙泽回来后去接她,她用拐杖打他,说住招待所,还有会客厅,铺地毯,这是“走资派”。她在李宙泽家住了100 天,房子破旧,吃得简单。可她不觉得苦,只是很想去秀流村老家看看,但最终没有成行。
到了1982 年,她跟李宙泽说想回家定居,那时候李宙泽恢复职位,有了条件,他找老干局帮大姨申请了一套房子,但因为种种原因她还是没有回来。后来一直到去世,白薇都在北京生活。
她去世前,李宙泽趁出差的机会去北京看她,碰上她生病,他和当时的文联副主席阳翰笙将她送至协和医院,陪伴了十来天,因为要处理公务不得不回来。没想到,一个星期后,接到白薇去世电报。
“她一直说自己就是个大喊大叫爱战斗的人,喜欢别人喊她‘白薇同志’,为了完成她的遗愿,当时邓颖超为她题了‘白薇同志’,而阳翰笙为她写了生平。”李宙泽说,白薇去世后,他和亲戚们凑钱将她的遗物和骨灰运了回来,还筹资做了铜像。
白薇的骨灰则埋在了以她家乡命名的秀流公园后山上,自己的铜像下,在那里,“白薇同志”赫然醒目。
编辑:龙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