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非法集资“穿新衣” 投资理财要谨慎

来源:长沙打非专线 编辑:陈如婧 2022-06-30 20:14:20
—分享—

“元宇宙投资项目”“元宇宙链游”“元宇宙虚拟币”……近期,一些不法分子捆绑“元宇宙”概念吸收资金,涉嫌非法集资、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引起监管部门关注。

“有的不法分子翻炒与元宇宙相关的游戏制作、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概念,编造包装名目众多的高科技投资项目,公开虚假宣传高额收益,借机吸收公众资金,具有非法集资、诈骗等违法行为特征。”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金融稳定处有关负责人介绍。

有的不法分子打着元宇宙区块链游戏旗号诈骗,宣称“边玩游戏边赚钱”“投资周期短、收益高”,诱骗参与者通过兑换虚拟币、购买游戏装备等方式投资,此类游戏具有较强迷惑性,存在卷款跑路等风险。“大家要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谨防上当受骗,如发现涉嫌违法犯罪线索,请积极向当地有关部门举报。”该负责人说。

蹭热点、穿新衣,是不法分子实施非法集资惯用伎俩。近年来,非法集资活动从原来的现场推广、线下支付,逐渐向网上网下联动、进家入户营销、移动支付演变,风险传播速度更快、隐蔽性更强、社会危害更大。

非法集资逐渐脱离了实业,泛金融化特征比较明显,有的包装成形形色色的理财产品,有的借助消费返利、虚拟货币、金融互助等新型模式,同时,还呈现出非法集资、传销、诈骗复合交织的趋势。此外,追逐热点、攀附政策这个特点比较明显。比如当下热门的共享经济、区块链等概念,先后都成为非法集资的“马甲”。

面对形式多样的非法集资,大家要增强理性投资意识,睁大眼睛,提高警惕。

业内专家提醒:

  • 遇到以“看广告、赚外快”“消费返利”为幌子的;

  • 以境外投资股权、期权、外汇、贵金属等为幌子的;

  • 以投资养老产业可获高额回报或“免费养老”“以房养老”等为幌子的;

  • 以私募入股、合伙办企业为幌子,但不办理企业工商注册登记的;

  • 以投资虚拟货币、区块链等为幌子的;

  • 以“扶贫”“互助”“慈善”“影视文化”等为幌子的;

  • 在街头、商场、超市等发放投资理财等内容广告传单的;

  • 以组织考察、旅游、讲座等方式招揽老年群众的;

  • “投资、理财”公司、网站及服务器在境外的;

  • 要求以现金方式或向个人账户、境外账户缴纳投资款的

等情况时尤其要谨慎。

防范非法集资,可以参考“四看三思等一夜”法。

“四看”就是看融资合法性:

  • 既要看是否取得企业营业执照,还要看是否取得相关金融牌照或经金融管理部门批准;

  • 看宣传内容中是否含有或暗示“有担保、无风险、高收益、稳赚不赔”等内容;

  • 看经营模式有没有实体项目,项目真实性、资金的投向去向、获取利润的方式等;

  • 看参与集资主体,是不是主要面向老年人等特定群体。



“三思”就是要思考:

  • 自己是否真正了解该产品及市场行情:


  • 产品是否符合市场规律;

  • 自身经济实力是否具备抗风险能力。

此外,遇到相关投资集资类宣传,一定要避免头脑发热,先征求家人和朋友的意见,拖延一晚再决定,千万不要盲目相信造势宣传、熟人介绍、专家推荐,更不要被高利诱惑盲目投资。

来源:长沙打非专线

编辑:陈如婧

三审:廖英武

阅读下一篇

返回资兴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