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临近,不法分子也开始蠢蠢欲动。骗局花样百出,让人防不胜防。快来看看这份新春反诈防骗指南,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守护财产安全。
中奖红包短信来,虚假链接勿点击
骗子会利用一部分人贪小心理,发送中奖、积分兑换、砍价返利、领取红包等虚假短信,在短信中嵌入钓鱼网站链接或二维码,诱导受害人点击后输入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等个人账户信息,导致受害人账户资金受损。
防骗提醒
切勿随意点击或扫描不明链接、二维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妥善保管身份证、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等个人信息,莫要贪小利而受大损失。
熟人微信QQ来借钱,牢记先核实勿轻信
诈骗分子冒充领导、亲朋好友通过微信、QQ等网络社交软件向受害人借款或者让其帮忙付款,实则是骗取受害人的信任实施钱财诈骗。
防骗提醒
从天而降的领导、多年未联系的同学亲戚来向你借款或让你代为付款时,切记先通过电话或见面的方式向对方核实相关情况,切勿轻易转账付款。
无抵押零门槛低利率,当心“馅饼”是陷阱
诈骗分子以无抵押、零门槛、低利率的网络贷款为噱头,引诱资金紧缺的受害人登录虚假贷款网站或APP,仿冒正规贷款平台业务流程,指示受害人填写相关信息,再以受害人征信不良、贷款额度有限为由,要求缴纳保证金、手续费,骗取转账汇款。
防骗提醒
凡是办理贷款不放款却要求预先缴纳费用的一律不要相信,贷款请到正规持牌的金融机构申请,切勿相信“天上掉馅饼”。
自称他是“公检法”,挂断电话莫犹豫
诈骗分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声称受害人涉嫌洗钱或其他犯罪,要求将款项打入指定“安全账户”,或是告知银行卡被冻结,要求缴纳保证金才能解冻。这是受害人较多、成功率较高的诈骗手段之一,诈骗分子掌握了受害人部分身份信息,制造恐慌心理,继而实施操纵进行诈骗。
防骗提醒
接到自称“公检法”的电话,不用犹豫,直接挂断电话并一键举报。平时切莫在不明网站或软件上填写个人身份信息、账户信息和支付信息,或将个人信息泄露给陌生人,谨防成为骗子的目标。
#温馨提醒
春节谨记“三不要”,牢牢护紧“钱袋子”,平平安安过好年。
01“不要轻易相信”
不轻易相信主动联系你的亲朋好友、各类客服,但凡提及转账、借款一定要事先核实清楚。
02“不要轻易转账”
不给陌生账户汇款,不扫描来路不明的二维码。
03“不要轻易泄密”
不向陌生人泄露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密码、验证码,不明链接不去点击。
来源:秦楼发布
编辑:袁勇杰
三审:廖英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