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卫生运动是我们党把群众路线运用于卫生防病工作的成功实践。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随着人民群众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迫切要求,爱国卫生运动的作用更加突显,它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还是一场切实关系到我们每个人健康生活的运动。当前,我国新冠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要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一、爱国卫生月的提出
全国爱国卫生月是定于每年4月。全国爱卫会第八次委员会扩大会议提出,从1989年起,在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活动的同时,要建立爱国卫生月制度。开展这一活动的目的是强化大卫生观念,动员和依靠全社会力量,集中时间和力量,解决群众意见最大又可能解决的一两个社会性卫生问题。同时,通过爱国卫生月的活动促进经济性卫生工作的开展,提高群众自我保健和共同改善生存环境的意识。具体内容是整顿环境,消灭卫生死角,发动群众对食品卫生和公共场所的卫生进行监督检查;扎扎实实地开展以灭鼠为中心的除四害活动;宣传卫生科学知识,引导群众改变不卫生的行为,树立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近年爱国卫生月主题
2008年
清洁家园,健康奥运
2009年
清洁城乡、健康生活
2010年
清洁城乡,保护健康
2011年
清洁城市、健康人生
2012年
爱国卫生人人参与,健康生活人人享有
2014年
远离病媒侵害,你我同享健康
2019年
共推“厕所革命”,共促卫生健康
2020年
防疫有我,爱卫同行
2021年
文明健康,绿色环保
2022年
文明健康,绿色环保
三、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的42字方针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政府主导,跨部门协作,全社会动员,预防为主,群防群控,依法科学治理,全民共建共享。
具体是指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是爱国卫生运动一以贯之的宗旨;政府主导、跨部门协作、全社会动员,是爱国卫生运动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预防为主,群防群控,依法科学治理,是爱国卫生运动减少健康危害因素、有效防控疾病的工作方法和基本路径;全民共建共享,体现了爱国卫生运动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分享健康成果的理念。
四、爱国卫生运动从哪些方面做起
1.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健康强国理念
爱国爱家,守望相助。爱国是核心,卫生是根本,运动是方式,强化主人翁意识,凝心聚力共克时艰。当前,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正在持续积极向好。所有人都应置身于爱国卫生运动之内,人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人人都是爱国卫生运动的主人翁。
2.开展全民大扫除,消除病媒孳生地
社区是个大家庭,环境治理靠大家,积极参加社区清洁整治行动,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爱护公共设施,清理卫生死角,不乱堆乱放杂物,消灭蚊蝇鼠蟑等病媒生物孳生地。定时定点投放垃圾,做好垃圾分类。绿化美化社区环境,管好宠物文明遛狗,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做好清洁、消毒和通风,清理卫生死角,减少疾病传播风险。
3.注意家庭卫生,保持家庭清洁
家庭卫生关系每个人的健康。家人一起动手,清扫卫生死角,必要时采取适度消毒,做到居室净、厨房净、厕所净。根据具体天气情况开场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勤洗衣服、勤晒被褥,衣物入柜、被褥叠好,保持居室干净整洁。垃圾及时清理,分类收集投放,采用科学方法,消灭蚊蝇鼠蟑。不在楼道堆积杂物和陈旧垃圾,保持公共环境干净、整洁、通畅,配合社区做清洁消毒。
4.及时整理办公物品,保持办公环境整洁
单位既是工作场所,也是生活场所。每个人都有责任配合单位做好清洁和消毒、保持办公环境卫生。每日湿式清扫地面,擦桌椅、电话、键盘等设施,保持门窗、玻璃、办公桌干净明亮。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办公环境空气清新。文件及时归类整理,放入文件柜;办公用品不乱扔,不常用的杂物不要摆放在办公桌上;废纸废物应及时丢到纸篓中。
5.养成卫生习惯,做好健康防护
注意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饭前便后、接触过公共用品用具和脏东西、外出回家后都应立即洗手,洗手要用流动水,使用肥皂或者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将手洗干净。到医院就诊时,接触病人时,自己可能罹患呼吸道传染病时,前往人多拥挤、空气污浊以及可能传播呼吸道传染病的场所时,要戴好口罩、预防呼吸道传染病,避免传播。打喷嚏或咳嗽时,要使用纸巾或者胳膊肘部遮挡,避免飞沫污染他人。
6.拒食野生动物,使用公勺公筷,改变不卫生不文明的饮食陋习
人们在共享美食的时候,也增加了共享疾病的风险。为了健康生活,大家要摒弃不卫生不文明的饮食陋习。面对新冠疫情,倡议大家用实际行动拒绝食野味,夹菜用公筷、聚餐不吸烟、敬酒不劝酒、吃饭不喧哗、点餐要适量、公交不进食、垃圾不乱扬,从源头上照断杜绝唾液、飞沫“口口相传”的疾病,杜绝饮食陋习带来的健康危害。珍惜食物,勤俭节约,保持环境卫生。
7.提升文明素质,维护公共卫生
公共环境卫生需要大家维护。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文明如厕,不乱扔垃圾。烟头、果皮果核、纸屑、口香糖、饮料瓶、包装袋等废弃物分类放入垃圾箱。渣土、污水及其它污物要严格按要求处理。不在露天焚烧麦秆、树叶和垃圾,不在生活垃圾分类的区域乱扔废电池、荧光灯管等有毒有害物质。
8.规范自身举止行为,保持良好公共秩序
守秩序、讲礼仪是社会文明的基本要求,每个人都应遵纪守法,遵规守纪,规范自身言行,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爱护公共设施,不破坏、损坏公物,不乱涂乱画。保持公共社交礼仪,在公共场所不吸烟、不大声喧哗,维护和谐舒适的环境;自觉维护公共秩序,养成排队好习惯,不拥挤、不插队,保持安全一米线。
9.膳食营养要均衡,养成锻炼好习惯
营养和运动是保持健康的两大法宝。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鱼禽畜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建议平均每天摄入12种、每周25种以上食物。提倡低盐低脂低糖饮食。每天进行积极的身体活动,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保持健康体重。减少久坐,每小时起来动一动。
10.保持和谐心态,共享快乐生活
和谐的心态能够让我们更加包容,看待事物更加积极,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保持和谐心态,要培养自己善于发现积极、美好的事物;要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要经常换位思考,设身处地考虑别人的观点,真诚的接纳和自己不同的人和事;要活在当下,利用已有的资源做事情而不是消极等待;要学会感恩,服务他人;要学会寻求帮助。
来源:康平V生活
编辑:黄丽娅
二审:林依娜
三审:匡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