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推进“六大新行动” 落实“八大行动” 彰显“七个新担当”| 兴宁镇:生态牌 致富经 和谐戏 振兴路

来源:资兴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英武 袁冰 李煊 黄丽娅 编辑:刘震寰 2024-04-13 00:22:53
—分享—

4月12日,兴宁镇党委书记曹洪通接受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专访,就围绕如何保护好东江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等工作,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曹洪通表示,2024年,兴宁镇继续开展好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水综合治理,巩固“两违”整治成果,保护好东江湖“一江碧水”,打好“生态牌”;以旅发大会为契机,立足本地特色资源,加快蔬菜种植基地、高标准农田示范基地、农副产品交易中心等建设,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念好“致富经”;加大矛盾纠纷化解力度,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唱好“和谐戏”;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走好“振兴路”。

一、2023年工作回眸

(一)稳步推进经济发展,持续优化产业布局

镇域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我们紧抓发展第一要务,推进镇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今年来全镇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工业增加值0.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新增入库项目5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1亿元,全镇财政总收入6008.54万元。

农业产业结构逐步调整优化。我们注重发挥地域优势,积极引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广生态农业和高效农业。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等手段,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今年来全镇生猪存栏9.99万头、出栏15.6万头,猪肉产量1.17万吨,家禽存栏17.9万羽、出栏19.4万羽,禽肉、蛋产量共549吨。种植水稻15000余亩、蔬菜10000余亩、玉米5300余亩、油菜11000余亩,改造高标准农田1200余亩,恢复耕地274亩,坚决防止耕地“非粮化”“非农化”,不断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为兴宁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项目建设全力以赴推进。我们努力提升兴宁乡村风貌,助力郴州办好旅发大会,发起了“幸福家园”项目募捐活动,筹集资金100余万元用于乡村风貌提质工程。在镇村干部夜以继日的共同努力下,回龙山门楼伫立于国道之上,兴宁至回龙山旅游公路全面通车,国道G357至回龙山景区入口沿线环境风景焕然一新。东江湖北游客集散中心项目、220千伏电网改造工程等重点项目也在稳步推进,为兴宁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二)乡村振兴步伐加快,镇容村貌不断提升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丰硕。我们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完善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全镇10602户农户开展了防返贫监测集中排查,对已纳入的66户监测户154人,全面落实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切实消除致贫返贫风险。举办了6场现场招聘会,广发招工信息,通过扶贫基地、扶贫车间就地就近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资助困难学子94名,落实申报“雨露计划”教育补助25.35万元。突出抓好产业、就业帮扶,不断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使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村集体发展因地制宜实现突破。我们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对2023年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部署,提出发展思路和建议,以产业发展为主指导各村依据实际制定发展规划和修改完善了“一村一策”,对产业示范和旅游服务重点村进行了深入调研摸底,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并认真谋划指导各村完成了支部农场建设,有序开展生产经营,全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450余万元,各村经营性收入均突破10万元。

城乡人居环境品质持续提升。我们大干实干乡村风貌提质工作,在郴州市承办第二届湖南省旅发大会的筹备工作中展现兴宁风采,我镇荣获郴州市城乡风貌提质工作首轮流动红旗。镇干部职工分组包干八个重点村的乡村风貌提质工作,同时挑选镇村干部中的骨干力量,组建铁锤队,带领党员、群众积极投身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攻坚战,推进农村危旧房屋整治工作,全面提升村容村貌。兴宁镇多次在郴州市风貌提质工作排名中名列前茅,拆危拆旧累计拆除各类房屋建筑面积18万余平方米,腾出土地面积10万余平方米,做好“抢时间、抢节气”的风貌提质工作“双抢”,大力开展“四小园”建设,建设完成10万余平方米,全镇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民生事业全面进步,宜居生活更有保障

社会事业全面统筹发展。我们坚持改善和保障民生,办好民生实事,提升群众满意度、幸福感。积极向上争取民生项目资金,推进农村生产性道路建设、农村改厕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提质升级进度,改善了群众生活条件;强力推进自建房安全隐患整治工作,今年来共完成自建房“四性”安全隐患整治销号54户,其中C、D级非经营性自建房结构安全性销号27户,合法合规性销号9户,经营安全性销号7户,消防安全性销号1户,已完成年度整治任务。积极向各村宣传了《湖南省居民自建房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规范农村建房各项要求,做好农村建房质量安全监管,保障了群众住房安全;定期对山塘水库、地质灾害点、山林开展巡护,做好防汛备汛工作、防溺水、森林防火等工作,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民生保障逐一落到实处。我们完善了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坚持从细微处着眼精准关爱困难群众,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全面落实低保扩围增效,我镇对低保户开展全面复查核查,全年新增农村低保(含扩面)402户。截至2023年12月,享受农村低保救助769户/1461人,全年农村低保保障金到户共计488.67万元;享受城市低保救助44户/70人,全年城市低保保障金到户34.58万元;享受农村特困242户/246人,全年农村特困保障金到户共计162.36万元;享受城市特困9户/9人,全年城市特困保障金到户共计8.96万元。我镇持续加大救助力度、加强资金保障、提供精准帮扶,切实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生态环境持续得到改善。我们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强了对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和监管力度,推动了环境质量的改善。我们组织拆除了东江湖水域昆村村内坝网箱和网箱养殖房共1057平方米;对全镇45个污水处理设施点开展全面检查,保障全镇污水管网正常运行;积极开展村庄内生活垃圾处理、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污染企业的整治力度,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确保了全镇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四)社会治理精准高效,安全生产警钟长鸣

社会管理不断开拓创新。我们不断整合社会治理资源、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发动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坚持党建引领,完善社会治理新模式,构建了党建牵头、政法落实、群众参与的共建共商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加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了法制建设。今年来受理调解了矛盾纠纷90余起,解决处理了“12345”举报热线群众诉求及网络舆情共339余件;依法维护信访秩序,未发生重点群体、重点人员赴省进京非访;加大了反电信诈骗、禁毒等专项斗争力度,维护了社会稳定。

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我们依托文明实践站所,在春节、元宵、清明等传统节日里开展“我们的节日”等一系列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唱响主旋律,激发广大群众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热情;深入开展意识形态领域“扫黄打非”斗争,对农家书屋、网吧、打印店及校园周边的文具店、书店等文娱场所不定期进行检查,查处有害信息、出版物和宣传品,有力打击反动邪说,营造健康干净、安全有序的社会文化环境;狠抓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健全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制度,切实加强社会舆情和网络舆情的分析、研判、处置,引导党员干部准确认识当前舆论形势,把握舆论主动权。同时,我们还加强了文明村镇的创建工作,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提升。

安全生产坚决抓牢抓实。我们深入推进了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集中攻坚,与各企业签订了兴宁镇2023年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打好“安全生产翻身仗”承诺书,与货运源头企业签订了货运源头企业治超工作责任书,压实了企业主体责任,持续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有效预防了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截至目前,开展了600余次安全生产和消防大检查,共排查出安全隐患91处,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逐一整改,确保辖区消防安全。充分利用了“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119消防日、防灾减灾日等活动,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广泛宣传安全知识,发放了公众应急手册等各类宣传资料10000余份,提高了全民安全防范意识。

二、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年,全镇上下继续保持发展定力,牢固树立实干争先意识,以更高站位、更强担当、更大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突出高质量,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建设,着力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突出品牌意识,打造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积极招商引资,持续落实主要领导带头招商,动员全镇党员干部整合成功人士资源,收集招商线索,营造全民招商、以商招商的氛围。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好辖区内企业,全力助企纾困,切实做到引进来、服务好、留得住。盘活镇域土地资源、闲置存量资产,吸引优秀企业家回乡创业,培植壮大本地实体税源,切实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二)突出高标准,打造乡村振兴样板

继续秉承“当好东道主,办好旅发会”的思想,坚定“办会兴城”的决心,扎实开展乡村风貌提质工作,为资兴市承办旅发大会贡献兴宁力量。健全完善美丽乡村投入保障机制,抓好厕所革命、风貌提质等工作,维护好我镇重点村及G357国道、回龙山公路等主要道路沿途的风貌改造成果,保障东江湖北游客集散中心施工要素,补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兴宁旅游集散地。持续打造“古城兴宁十大碗”美食品牌,着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推动兴宁文旅产业特色化、生态化、规模化发展。

(三)突出高品质,厚植生态优先理念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纵深推进林长制,持续抓好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工作,确保实现“零火点”目标,推进森林质量提升,推行田长制,构建耕地保护长效机制,推深做实河湖长制。常态化开展森林防火、秸秆禁烧工作,改善空气质量。完善环卫保洁清扫、污水收集处理、绿化亮化等社会化、市场化运作模式,加大对污水乱排、垃圾乱倒等治理力度,打好生态环境保卫战。

(四)突出高站位,增进人民群众福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发展实际和群众需求,不断提升关键民生领域的服务和供给标准,全力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强社会治安防控,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重视初信初访,推进积案化解,依法打击违法上访;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消防、道路交通、城镇燃气等各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发生。

(五)突出高要求,提高为民服务水平

永葆忠诚品格,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强化干部队伍建设,鲜明忠诚、干净、担当的用人导向,灵活运用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注重重点培养与梯次培养,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坚决打破安于现状、小进则满思维,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促进履职尽责、争先进位、勇创一流,全面提高群众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来源:资兴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英武 袁冰 李煊 黄丽娅

编辑:刘震寰

三审:廖英武

阅读下一篇

返回资兴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