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这个县,“好人密度”全国少见

来源:观潮的螃蟹 编辑:黄丽娅 2025-11-23 12:01:51
—分享—

11月19日,郴州宜章,湘南红军学校门口西侧,横跨宜章大道的人行天桥——“捷利二桥”吊装完桥身。

图片

▲“捷利二桥”现雏形。(谢天平/摄)

这是屹立于宜章的第六座“好人桥”,由宜章县好人协会会长谢运良的儿子和女儿捐建。

10月底,谢运良作为特邀代表,到延安参加首届中国文明乡风大会并发言,“宜章好人”实践经验走向全国。

一颗心唤醒另一颗心、一群人温暖另一群人、一盏灯点亮另一盏灯,宜章“好”景君须记。

“好”的沃土没断层

邓中夏故里、湘南暴动策源地宜章,当年朱德、陈毅为人民打江山,智取宜章县城,成立苏维埃政府。三千宜章子弟心忧天下、为生民立命,上井冈山成红四军四大主力团之一。

湖南“正南门”、湘粤对接第一城宜章,古代“湖广高速”郴宜九十里驰道,湖南境内北起郴州裕后街,南至宜章南关街。马蹄哒哒来往岭南,宜章人自古不歇脚。

图片

▲五岭镇邓家湾村,邓中夏故里。

悠久的湖湘文化、岭南文化与厚重的革命文化、红色文化,沉淀多元文化堆积层,形成宜章“好”的沃土,滋养好人文化。

“因而,宜章人既吃得苦、霸得蛮,又具开放、达则兼济天下的个性。”宜章县委网信办主任刘从武认为。

刘从武曾为《今日宜章》记者,随《光明日报》唐湘岳等深挖宜章典型,深受“宜章好人”感染。

图片

▲李常水“吃得苦”。

比如全国劳模李常水“吃得苦”,辞去公职重返“农门”,带领原东风乡(现天塘镇)笠头村乡亲种柑橘。穷山村摘掉“穷斗笠”以后,办小水电、装太阳能,不烧一两煤一斤柴,一座生态村“不冒烟”。

比如湖南省劳模欧资平“霸得蛮”,30年如一日坚守杨梅山镇阴河水电站。电站取阴河水发电,深藏地下(垂直距离)180米。

2008年特大冰灾,郴州电网瘫痪,唯独杨梅山镇没断电,欧资平与他同事功不可没。

图片

▲欧资平“霸得蛮”。(受访者/供图)

还有“大山卫士”刘真茂、“义工一号”袁贤光、“网络妈妈”谭兰霞……“宜章好人”初成现象。

一代代宜章人自觉守望道义,过去革命英烈辈出,如今平民英雄层出。

并且,宜章向善向上,“好”的沃土里从未传承断层。

人人传递善意,“美丽助残小组”来搭桥。

梅田镇欧美丽,幼年被鞭炮炸掉双掌,痛失成年求职“抓手”。

谢运良达则兼济天下,所办吉兴纸业、湖南百捷利公司热心助残。

“我发现她能用双腕夹笔写字,就招欧美丽进了百捷利。公司员工绩效工资,大多依据欧美丽所统计数据。”谢运良说。

图片

▲欧美丽演绎自身经历。(陈乘/摄)

传递人间善意,昔日求助者欧美丽为他人搭把手,“美丽助残小组”牵线搭桥,已帮12名残疾人就业。

代代传承大爱,“捷利二桥”即将来渡人。

此前,谢运良与妻子宋友英捐资596万元,在宜章县城建造了两座人行天桥“吉兴桥”“捷利桥”。爱心人士跟进,捐建人行天桥3座。

五桥飞渡,标注城市大爱刻度,在湖南乃至全国县城里都不多见。

图片

▲“捷利桥”,由谢运良夫妻捐建。(图源:宜章县好人协会)

“爸爸,我们再捐一座桥吧!”谢运良女儿谢琴、儿子谢剑提议。

于是,全国文明家庭谢运良家又捐出200多万元。目前“捷利二桥”建设顺利推进,今年底便可通行。

由夫妻捐建到姐弟捐建,谢运良更乐意视第六座“好人桥”为代际“传承桥”。

历史传承、文化传承,人人传承、代代传承,宜章“好”的沃土里,“好”的基因生生不息。

“好”的体系散枝叶

根扎“好”的沃土,“宜章志愿服务最大特点是体系化”,宜章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吴挺进归纳重点。

构建“好”的体系,宜章一直很努力。

构建激励体系。2012年元月,“影响宜章年度十件大事、感动宜章十大人物”评选启动。2013年3月一场晚会,“双十关爱基金”获捐60多万元。基金帮扶、奖励各级好人,让好人名利双收。

图片

▲宜章好人协会组织会员做公益活动。

构建组织体系。2016年12月,宜章县好人协会应运而生,好人有了“娘家”。

构建发展体系。2022年8月,郴州市委绘就宜章“四大定位”画像:“天下莽山、氟化高峰、脐橙之乡、好人之城”,好人“众志(愿者)成城”。

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驶向“好人之城”彼岸,宜章驰而不息培育“好”的体系主干:目标任务写入党代会工作报告、历年政府工作报告;好人免费乘坐公交、游览景区、健康体检……让“有德”者有得。

图片

▲“宜章好人”助力乡村振兴。(图源:宜章县融媒体中心)

依附主干,宜章县好人协会“开枝散叶”,已组建企业分会31个,乡镇分会19个,村级(社区)好人工作站270个,县乡村三级联动、各行业一体联合。

心形徽章、红色马甲,好人会员红衣胜火,最初不足百人,如今壮大到5.64万名,“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目前宜章常住人口为55.53万人,相当于每10人中就有一个“好人”。

据了解,虽然有些地方有好人协会,但宜章县好人协会这么大规模的会员数,全县这么高的“好人密度”,从全国来看都是少见的。

遍地正能量,宜章已涌现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2名、“感动中国年度人物”1名、“中国好人”9名、“湖南好人”31名,“宜章好人”已成军团。

图片

▲宜章县好人文化节。(图源:宜章县融媒体中心)

“好”的体系主干粗壮、枝叶繁茂,“宜章好人”直面“政策帮不够、财政兜不住、道理讲不通”等难点,成“社情民意晴雨表、扶弱济困生力军、基层治理连心桥、党和政府好帮手”。

“好”的奔赴呈双向

不分地域,大爱无疆,“宜章好人”星火燎原N座城。

2021年8月,河南发洪灾,宜章县好人协会捐赠价值20万元物资。好人们出钱又出力,到巩义市一所初中清淤,一干5天。

图片

▲河南灾区,“宜章好人”清淤。(图源:宜章县好人协会)

宜章好人会员援疆,服务延伸到、会员发展到吐鲁番市托克逊县。

跨区域志愿服务开启长效模式,今年8月底,宜章县好人协会与托克逊县两地公益“联机”,签订5年合作帮扶协议。

宜章“爱心花”已在河南、广东、新疆等省区绽放。

图片

▲宜章县好人协会在托克逊县慰问。(焦阳/摄)

西汉贾谊曾说“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好人走出去,好人走进来,奔赴呈双向。

广东中山市古镇镇,宜章县好人协会设立首家跨省分会。中山好人到宜章助养困境儿童2名,每年为宜章筹集善款30万元。

转业空军上校张玉春,一位“山东好汉”“中国好人”,扎根“好人之城”宜章,支教一六镇10多年,感觉教书育人“只有光阴似箭,没有度日如年”。

图片

▲宜章县好人协会牵手广东中山古镇好人。(图源:宜章县好人协会)

2025年5月,宜章“十条措施”增添“好人之城”驱动力:将好人馆、好人街等建设纳入“十五五”规划;邀请各级好人参加县委全会、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等重大会议;县财政每年安排好人专项工作经费10万元,乡镇每年安排3万元。

一把真金白银,一片真情实意。

央视《道德观察》曾经聚焦宜章两名道德人物,栏目编导薛明山说:“宜章‘好人之城’建设得非常好,宜章好人文化、好人事迹可在全国更多地方宣传。”

从高中到大学,赵同学被不同的好人接力捐助。她感慨:如果用一个字写宜章,一定是个“好”。

图片

▲“好人之城”宜章。(图源:宜章县委宣传部)

好人精神潜移默化,“好人之城”汇聚大爱“反应堆”,一座城有温度地发展。

从与人为善到全城接力,宜章风景正“好”。

而透过更为深层的城市肌理来看,宜章“好人”频出,不仅暖了人心,更支撑起了整座城市向上、向善发展的底气,凝聚了这座湘南小城独特的“再生力量”。

正如湖南一位基层干部所说:“文明素质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文明的含金量是城市发展、基层治理最大的比较优势。”

来源:观潮的螃蟹

一审:黄丽娅

二审:袁勇杰

三审:李科

阅读下一篇

返回资兴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