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兴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

作者:资兴市环卫处 编辑:龙志飞 2014-03-04 15:24:53
—分享—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

  湘环竣监[2013]88号

  项目名称:资兴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项目

  委托单位: 资兴市环境卫生管理处

  湖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二O一三年十二月

  承担单位:湖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站长:罗岳平

  分管副站长:潘海婷

  项目负责人:彭小玉

  报告编写:彭小玉

  报告审核:

  报告审定:

  协作单位:郴州市环境监测中心

  现场监测负责人:

  参加人员:陶丽平、罗砷、凌冰、郭丹、黄凤琴、刘念、陈娞

  湖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万家丽中路3段118号

  邮编:410019

  电话:0731-82592398

  传真:0731-82592398

  声明:复制本报告中的部分内容无效。

  目 录

  1. 前 言... 3

  2. 验收依据... 3

  3. 建设项目工程概况... 3

  3.1 工程的基本情况... 3

  3.2 填埋工艺及方法... 3

  3.4 主要污染源及污染防治措施... 3

  4. 环境影响评价意见及环境影响批复的要求... 3

  4.1 环评总结论... 3

  4.2 环评主要建议... 3

  4.3 环评批复要求... 3

  5. 验收监测执行标准... 3

  5.1 水和废水验收执行标准... 3

  5.2 废气验收执行标准... 3

  5.3 噪声验收执行标准... 3

  5.4 土壤验收执行标准... 3

  6. 验收监测内容... 3

  6.1 验收监测期间工况监督... 3

  6.2 水和废水监测内容... 3

  6.3 废气监测内容... 3

  6.4 噪声监测内容... 3

  6.5 土壤监测内容... 3

  7. 监测分析方法及质量保证... 3

  7.1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3

  7.2 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3

  7.3 噪声监测分析方法... 3

  7.4 土壤监测分析方法... 3

  7.5 质量保证... 3

  8. 监测结果与评价... 3

  8.1 监测期间运行工况与分析... 3

  8.2 废水监测结果与评价... 3

  8.3 地下水监测结果与评价... 3

  8.4 废气监测结果与评价... 3

  8.5 土壤监测结果与评价... 3

  8.6 噪声监测结果与评价... 3

  9. 环境管理检查... 3

  9.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 3

  9.2 环保机构设置和环境管理规章制度及落实情况... 3

  9.3卫生防护距离的落实情况... 3

  9.4 固体废物排放、利用及其处理处置情况... 3

  9.5 环评批复的落实情况... 3

  9.6 厂区环境绿化情况... 3

  9.7 风险防范与应急措施落实情况... 3

  10. 结论与建议... 3

  10.1 结论... 3

  10.2 总体结论... 3

  10.3 建议... 3

  附件:

  附件1:原湖南省环境保护局《关于资兴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湘环评 [2006]25号

  附件2:郴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资兴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适用标准的函》

  附件3:防渗材料HDPE膜检验报告

  附件4:资兴市环境保护局“资兴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无环境污染纠纷证明”

  附件5:《环境污染应急预案》

  附件6:拆迁补偿合同

  附件7:监测期间生活垃圾处理量记录表

  附图:

  附图1:工程地理位置图

  附图2:工程周边环境情况布局图

  附图3:厂区平面布置及废气、废水、噪声监测点位图

  附图4:厂区部分照片

  1. 前 言

  资兴市原有生活垃圾填埋场位于城区东北城郊长衣垅,为简易填埋场,垃圾渗滤液没有处理直接排放,未设置防渗设施、垃圾渗滤液导排和处理设施、填埋气导出设施等,垃圾填埋杂乱无序,周围臭气熏天,严重影响周围环境。为此,资兴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在香花乡星塘村长依垅现有生活垃圾简易堆场东南面新建一座标准的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和规定,受资兴市环境卫生管理处的委托,湖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负责对资兴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项目进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2011年7月26日,我站对该项目废气、废水、固废等环保处理设施进行了现场勘察,并调研了相关的技术资料,在此基础上编制了验收监测方案。

  现场勘察发现,该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经渗滤液处理站处理后通过农渠排入田里洞河,未按环评批复要求建设专用排污管道。为此,湖南省环境保护厅对资兴市环境卫生管理处下达了整改通知,要求其建设专用排污管道。2013年10月,资兴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完成了专用排污管道的建设。目前,该项目生产设备运行稳定,各环保设施运行正常,资兴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项目具备了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的条件。

  2013年11月18日至19日,湖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组织郴州市环境监测站对该工程进行了现场监测,并进行了现场环境管理检查,收集有关资料,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本验收监测报告。

  2. 验收依据

  (1)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

  (2)原国家环保总局令第13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2001年12月。

  (3)原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发[2000]38号文,2000年12月。

  (4)原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印发污染源监测管理办法的通知》环发[1999]246号,1999年11月。

  (5)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中污染事故防范环境管理检查工作的通知》验字[2005]188号,2005年12月。

  (6)湖南省人民政府令第215号《湖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2007年6月。

  (7)原湖南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有关监测工作问题的通知》湘环发[2004]42号,2004年6月。

  (8)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资兴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005年12月。

  (9)原湖南省环境保护局《关于资兴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湘环评[2006]25号文,2006年1月。

  3. 建设项目工程概况

  3.1 工程的基本情况

  本工程位于资兴市香花乡星塘村长衣垅。厂址东、南、北三面环山,西北角为一天然谷口,谷口处有少量农田,谷口下方为张家垅水库。场址西北面为资兴市原有生活垃圾简易堆场,原有垃圾堆场西北面500米处为资兴矿务局煤矸石发电厂。本工程具体地理位置见附图1,填埋场周边环境情况布局图见附图2,填埋场平面布置详见附图3。

  工程的基本情况见表3-1,项目组成情况见表3-2,主要环保设施情况见表3-3,主要设备见表3-4。

  表3-1工程基本情况一览表

  序号类别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资兴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项目

  2项目地址资兴市香花乡星塘村长衣垅

  3建设单位资兴市环境卫生管理处

  4建设性质新建工程

  5建设规模填埋场总库容385万米3,有效库容约319.5万米3。填埋场处理规模分两期,2007年~2022年日处理生活垃圾200吨,2023年~2037年日处理生活垃圾300吨,总服务年限为31年。

  6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垃圾填埋库、垃圾坝、截洪沟、防渗设施、渗滤液处理设施、填埋气体导出设施、封场设施、辅助设施等。

  7开工建设时间2008年8月

  8环保设施设计单位湖南省建筑设计院

  9环保设施施工单位湖南省建五公司

  10竣工及运行时间2010年8月竣工,2010年10月投入运行

  11年工作时间360天(2880小时)

  12投资情况总投资:6138.5万元,环保投资:1856.85万元,占总投资的30.2%。

  13环评情况2005年12月由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完成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2006年1月原湖南省环保局以湘环评[2006]25号文予以审批。

  14初步设计情况由湖南省建筑设计院于2006年完成。

  15工程纳污水体田里洞河(甘龙河)

  16工程服务区域资兴市

  表3-2 项目组成一览表

  序号建设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

  1垃圾填埋场(垃圾库)库区总占地面积为148.8亩,总库容385万米3,有效库容约319.5万米3,服务年限为31年

  2垃圾坝采用土坝,坝底标高130米,坝顶标高170米,坝顶宽6米,最大坝高为30米,上游边坡1:2.0,下游边坡1:2.5。坝上游坡面铺设有防渗膜,下游坡面进行了护坡处理。

  3截洪沟共设置有五道截洪沟,一道为沿垃圾最终填埋边界线设置的环库永久截洪沟,其他四道截洪沟分别为垃圾场内沿175、185、195和205米高程分设的临时截洪沟。

  4防渗设施采用土工膜进行水平防渗,土工膜采用1.5毫米厚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填埋场边坡防渗结构层中除膜下保护层厚度为0.75米外,其它均与场底防渗结构相同。

  5地下水导排设施采用0.3米厚地下水导流层及树枝状的排水盲沟。

  6渗滤液导排设施分为场底和边坡两部分。场底部分是在防渗层表面铺设疏水层,并设置导渗盲沟,采用树枝状结构。边坡上铺设疏水层和保护层。

  7沼气导出系统采用主动导排方式,导气设施为竖向导气管,共7根。

  8垃圾渗滤液处理站设垃圾渗滤液处理站一座,渗滤液调节池有效容积12000米3,处理规模为100吨/天。

  9辅助设施计量设施(一台50吨的电子地磅)、洗车设施、维修设施、加油设施、综合楼等。

  表3-3 主要环保设施一览表

  序号名称型号及规格数量投资额(万元)

  1永久截洪沟1000×800(B×H)1条102.5

  2临时截洪沟600×700(B×H)4条

  3防渗系统//798.4

  4沼气导排系统/7根

  5渗滤液处理站100吨/天1座820

  6渗滤液调节池12000米31个114.4

  6其他//21.55

  合计1856.85

  表3-4 主要设备明细表

  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

  1履带式推土机ZD220SH-3台1

  2垃圾压实机LY26台1

  3液压挖掘机ZE230E台1

  4轮式垃圾装卸机ZLJ853台1

  5消毒洒水两用车ZLJ5163GQXTE3台1

  6真空吸污车ZLJ5160GXEE3台1

  7自卸车EQ3126K3G台2

  8地中衡50T台1

  9洗车设施 套1

  3.2 填埋工艺及方法

  3.2.1 填埋工艺

  资兴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采用改良型厌氧卫生填埋方式。其填埋工艺流程图见图3-1。

  地下水

  降 雨

  生活垃圾

  城市环卫车

  计 量

  卸 车

  洗 车

  推 铺

  压 实

  灭 虫

  覆 土

  截洪沟

  直接排放

  雨水

  填埋气

  排 放

  导排系统

  直接排放

  渗沥液

  收集调节池

  渗沥液处理站

  排放

  生活垃圾填埋库区

  图3-1 资兴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工艺流程图

  3.2.2 填埋方法

  改良型厌氧卫生填埋按单元填埋、逐日分层碾压覆土法作业。碾压作业要求分层进行,每层填埋厚度不大于0.5米,碾压过程一般要求进行三至四个来回,使垃圾体密度达到900千克/米3以上。一般以一日作业量作为一个填埋单元,对每个单元要求做到逐日覆土。填埋单元覆土后,根据实际情况,对填埋场进行适量的喷药消毒处理,以减少蚊蝇等昆虫及老鼠的滋生。

  同一标高平面多个填埋小单元组成2.5米左右厚度的单元层,各单元层表面设置排水坡,坡向场边临时截洪沟,以利于排除场区表面径流,减少渗滤液的产生量。

  3.2.3 垃圾填埋分区

  本工程垃圾填埋分区进行,一期工程建设以195米高程截洪沟为线,主要填埋195米截洪沟以下区域,该区设计服务年限为15年,为2007年至2022年;二期工程主要填埋195米~215米高程区域,服务年限为16年,为2023年至2037年。

  一期工程建设时一次性完成了所有截洪沟的建设、垃圾坝、截污坝、生活区和渗滤液处理站的建设,并完成了195米高程以下垃圾库区的防渗导排设施建设。二期建设主要是对195米截洪沟以上部分进行防渗。

  3.4 主要污染源及污染防治措施

  3.4.1 废水污染源及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废水主要来源于垃圾渗滤液、洗车废水、职工生活污水及地面冲洗水。垃圾渗滤液经收集后进入渗滤液调节池,经渗滤液处理站处理后经专用管道排至田里洞河(甘龙河);垃圾场洗车废水经沉砂池处理后泵入垃圾填埋区;地面冲洗水和经化粪池处理后生活污水排入截污坝西面的蓄水池,最终通过排污渠排入田里洞河。

  工程废水排放及处理措施见表3-4。渗滤液处理站工艺流程见图3-2。污水走向见图3-3。

  表3-4 废水排放及控制措施

  序号污水类型主要污染物处理措施排放去向

  1垃圾渗滤液色度、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悬浮物、氨氮、磷酸盐、粪大肠菌群、总汞、总镉、总铬、六价铬、总砷、总铅渗滤液处理站,专用管道排放田里洞河

  2洗车废水悬浮物、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经沉砂池后泵入垃圾填埋场不外排

  3地面冲洗水悬浮物蓄水池沉淀田里洞河

  4生活污水pH值、悬浮物、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动植物油化粪池处理,蓄水池沉淀

  浓缩液

  剩余污泥

  污

  泥

  回

  流

  膜处理系统

  曝气

  洗车废水

  渗沥液调节池

  超滤(UF)系统

  反硝化

  填埋场渗沥液

  均衡池

  硝化

  纳滤(NF)系统

  排 放

  填埋场

  浓缩液储存池

  污泥储存池

  生化系统

  沉砂池

  图3-2 渗滤液处理站工艺流程

  排污渠

  洗车废水

  化粪池

  蓄

  水

  池

  垃圾渗滤液

  渗沥液处理站

  生活污水

  沉砂池

  截洪沟雨水

  专用管道

  田里洞河

  (甘龙河)

  泵入垃圾填埋场

  地面冲洗水

  田里洞河

  (甘龙河)

  图3-3 本工程废水走向图

  3.4.2 废气污染源及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废气主要来源于垃圾填埋产生的沼气以及垃圾运输和填埋过程中产生的飞扬物。垃圾填埋沼气主要是由于微生物分解垃圾中的有机成分而产生的,主要含甲烷、二氧化碳、氮气、氨和硫化氢等。主要污染因子为氨、硫化氢、恶臭和粉尘等。

  垃圾填埋场设置有沼气收集导排装置,由导气石笼和收集排放管组成,收集后的沼气直接排入大气。在垃圾填埋作业区、取土区、进场公路等区域实施定期洒水,防止填埋场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垃圾填埋场执行分单元逐日覆土制度,并适当喷洒防腐剂和除臭剂,渗滤液调节池和处理站周围设置有绿化隔离带,以防止填埋气体与垃圾渗滤液中恶臭物质的扩散。

  本工程的废气排放及控制措施详见表3-5。

  表3-5 废气排放及处理措施

  污染源污染物排放规律处理措施排放去向

  沼气甲烷连续收集导排装置外排至大气

  无组织废气粉尘、氨、硫化氢、恶臭连续定期洒水、逐日覆土、喷洒防腐剂和除臭剂、设置绿化隔离带无组织排放

  3.4.3 固体废物污染源及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为固体废物处置工程,项目本身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渗滤液调节池及渗滤液处理站污泥,此外还有少量的生活垃圾。渗滤液调节池每年清理一次,采用人工清理方法,清理的淤泥经清淤车拖至垃圾填埋场填埋;渗滤液处理站污泥经污泥浓缩池浓缩后泵入填埋场填埋;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送垃圾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

  工程固体废物排放及处理措施见表3-6。

  表3-6 固体废物排放及处理措施

  固体废弃物来源产生量(t/a)处理措施排放去向

  渗滤液调节池底泥100每年人工清理一次,清理的淤泥经清淤车拖至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

  渗滤液处理站污泥20泵入填埋场

  生活垃圾8.8集中收集后送垃圾填埋场

  3.4.4 噪声污染源及污染防治措施

  本工程噪声污染主要来源于垃圾运输车辆噪声、填埋场机械作业噪声以及污水处理站运转噪声等。本工程通过选用低噪声的操作机械、对处理站鼓风机安装消声器、将高噪声设备布设在室内、垃圾运输安排在白天等措施防止工程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4. 环境影响评价意见及环境影响批复的要求

  4.1 环评总结论

  资兴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项目是集城市基础建设、环境卫生、公益事业于一体的综合性项目。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城市环境卫生水平、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项目的建设对资兴市来说十分必要。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只要严格按照环评报告书所提出的环保治理措施实施,本垃圾场投入使用后,对周围环境及人群健康造成的危害影响不大。本次评价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项目的建设可行。

  4.2 环评主要建议

  4.2.1 工程营运期建议和要求

  (1)对进入垃圾填埋场的垃圾应严格加以限制,严禁工业制品及其残留物、有毒有害物质、有化学反应并产生有害物质的物质、腐蚀性及放射性物质、易燃易爆物质、医疗垃圾等进入本生活垃圾填埋场;

  (2)垃圾摊平后,必须将垃圾反复压实,可以增加垃圾的填埋量,延长填埋场的使用年限,减少虫害和蚊蝇的滋生,减少飞扬物及覆盖土量和挖土量;

  (3)为控制病菌、垃圾飞扬、臭气和渗滤液,在垃圾压实后应每日覆土,并保证每日覆土厚度不小于15厘米。在填埋区扩展延伸时,顶部和斜坡也要覆土;

  (4)应定期对进场道路及垃圾填埋区喷洒杀菌、灭蚊蝇的药物,防止疾病传播;

  (5)项目应加强渗滤液的处理,应设专人进行管理,保证污水处理站的正常运行及污水的达标排放,杜绝事故排放;

  (6)本项目废水处理后在丰雨季节可直接排入张家垅水库下方的农灌小沟,在枯水季节,应将垃圾渗滤液处理后的废水回灌于垃圾填埋场,减少废水污染物的排放量;

  (7)垃圾填埋中后期,垃圾填埋气体成分将趋于稳定,建议考虑对垃圾填埋气进行综合回收利用,避免能源的浪费;

  (8)垃圾填埋中期应做好已填埋垃圾部分地表雨水的导排工作,以减少垃圾渗滤液的产生量;

  (9)建议本工程在实际填埋过程中逐步应用渗滤液原液进行垃圾填埋场的回灌,减少渗滤液处理费用。

  4.2.2 环境管理的建议和要求

  (1)工程建成投运后,严格执行环境监测制度;同时加强对员工的环境保护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环保素质,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2)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制度,并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制定预防方案和应急处理对策,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以确保垃圾填埋场的正常运行和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3)工程建成投运后,市环卫部门应加大生活垃圾的收集力度和收集范围,使整个城区、郊区及周边乡镇的生活垃圾均得到有效的收集和处置。

  (4)建设方应与资兴市城市规划部门协调,严禁在本项目环评中提出的垃圾场防护距离(场界外500米)内新建其它一切建设项目。

  (5)市环卫部门应在城区逐步增加一些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并在城区加强垃圾分类收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市民的意识,使城区垃圾逐步实现分类收集、减量化和资源化。

  (6)根据本次环评监测资料,现有垃圾渗水中铅出现严重超标现象,估计是生活垃圾中混入电池而造成的,因此市环卫部门应加强废弃电池的宣传和教育,尽快实现废弃电池的分类收集。

  4.2.3 “以新带老”建议和要求

  (1)工程应“以新带老”将城区现有敞开的垃圾收集斗逐步有计划的转换为地埋式生活垃圾收集站,减少垃圾臭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工程应“以新带老”将现有的3台垃圾多功能运输车逐步改为全密封垃圾专用运输车。

  (3)工程应尽早“以新带老”将位于城区新华路的垃圾压缩中转站搬迁至资兴市生活污水处理厂西北角,并设置垃圾压缩废水收集装置,使垃圾压缩废水能顺利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4.3 环评批复要求

  原湖南省环境保护局关于资兴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批复详见附件1。

  5. 验收监测执行标准

  5.1 水和废水验收执行标准

  根据郴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资兴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适用标准的函及环评批复的要求:

  (1)渗滤液处理站出口及蓄水池排口废水排放时,执行《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表2标准限值,标准限值详见表5-1。

  (2)地下水环境质量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Ⅲ类标准,详见表5-2。

  表5-1废水验收执行及参考标准限值

  类别项目参考标准限值参考标准来源

  废水色度(稀释倍数)40《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2

  悬浮物30 mg/L

  化学需氧量100 mg/L

  生化需氧量30 mg/L

  氨氮25 mg/L

  总氮40 mg/L

  总磷3 mg/L

  粪大肠菌值10000个/L

  总汞0.001 mg/L

  总镉0.01 mg/L

  总铬0.1 mg/L

  六价铬0.05 mg/L

  总砷0.1 mg/L

  总铅0.1 mg/L

  表5-2 地下水执行标准

  类别项目执行标准限值执行标准来源

  地下水pH值6.5~8.5《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Ⅲ类标准

  高锰酸盐指数3.0 mg/L

  氨氮 0.2 mg/L

  亚硝酸盐0.02 mg/L

  总大肠菌群3.0个/L

  汞 0.001 mg/L

  镉0.01 mg/L

  砷0.05 mg/L

  铅0.05 mg/L

  5.2 废气验收执行标准

  根据郴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资兴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适用标准的函及环评批复的要求:填埋沼气有组织排放甲烷执行《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的排放限值;填埋场无组织排放甲烷执行《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的排放限值;颗粒物排放执行《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中的颗粒物场界排放限值;恶臭污染物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中的二级标准。具体标准限值详见表5-3。

  表5-3 废气排放标准限值

  类别监测点位监测项目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标准来源

  填埋沼气排气口甲烷5%《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

  无组织废气填埋场内工作面2m以下甲烷0.1%

  无组织废气场界颗粒物1.0 mg/m3《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

  氨1.5 mg/m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中的二级标准

  硫化氢0.06 mg/m3

  臭气浓度20(无量纲)

  5.3 噪声验收执行标准

  根据郴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资兴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适用标准的函及环评批复的要求:场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的2类标准。具体限值详见表5-5。

  表5-5 噪声验收执行标准限值 连续等效声级Leq [dB(A)]

  项目监测点位标准值标准来源

  昼间夜间

  场界噪声场界605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的2类标准

  5.4 土壤验收执行标准

  根据郴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资兴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适用标准的函及环评批复的要求:土壤环境质量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具体限值详见表5-6。

  表5-6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限值

  类别项目执行标准限值(mg/kg)执行标准来源

  土壤pH值< 6.56.5~7.5> 7.5

  土壤镉0.300.300.60《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

  汞0.300.501.0

  砷(水作)302520

  铜(农田)50100100

  铅250300350

  铬(水田)250300350

  锌200250300

  镍405060

  6. 验收监测内容

  6.1 验收监测期间工况监督

  在验收监测期间,记录生产负荷。当填埋量达到设计填埋量的75%以上时,进入现场进行监测,当填埋量小于设计填埋量的75%时,通知监测人员停止监测,以保证监测数据的有效性。

  6.2 水和废水监测内容

  水和废水监测内容见表6-1~表6-2,监测点位见附图2。

  表6-1 废水监测工作内容

  监测类别监测点位监测项目监测频次

  渗滤液处理站进口★1色度、悬浮物、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粪大肠菌群、总汞、总镉、总铬、六价铬、总砷、总铅连续监测两天,

  每天4次

  处理站出口★2

  蓄水池排水口蓄水池★3

  表6-2地下水监测工作内容

  监测类别监测点位监测项目监测频次

  地下水场区西北谷口现有地下泉眼☆1、☆2pH值、高锰酸盐指数、氨氮、亚硝酸盐、总大肠菌群、汞 、镉、砷、铅连续监测两天,

  每天1次

  6.3 废气监测内容

  废气监测内容见表6-3,监测点位见附图2。

  表6-3 废气监测工作内容

  监测类别监测点位监测项目监测频次

  有组织废气填埋沼气排气口(3个)◎1~◎3甲烷连续2天,每天4次

  无组织废气填埋场内工作面2m以下(3个)○1~○3甲烷连续2天,每天4次

  厂界外浓度最高点(3个点)○4~○6颗粒物、氨、硫化氢、气象参数连续2天,每天4次

  厂界外浓度最高点(3个点)○7~○9臭气浓度连续2天,每天3次

  6.4 噪声监测内容

  场界周围布设场界噪声监测点位4个,具体监测内容见表6-4,具体监测点位布设位置见附图2。

  表6-4 噪声监测工作内容

  监测项目监测点位监测项目监测频次

  厂界噪声厂界南面▲1昼间连续等效声级、夜间连续等效声级每天昼、夜各监测1次,连续2天

  厂界西面▲2

  厂界北面▲3

  厂界东面▲4

  6.5 土壤监测内容

  土壤监测内容见表6-5,监测点位见附图2。

  表6-5 土壤监测工作内容

  监测类别监测点位监测项目监测频次

  土壤蓄水池下游农田(2个点)pH值、镉、汞、砷、铜、铅、铬、锌、镍连续2天,每天1次

  (需GPS准确定位)

  7. 监测分析方法及质量保证

  7.1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废水和水监测分析方法见表7-1。

  表7-1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类别项目分析方法名称分析方法来源方法检出限

  废水色度稀释倍数法GB11903-89/

  悬浮物重量法GB11901-891mg/L

  化学需氧量重铬酸盐法GB11914-895.0 mg/L

  生化需氧量稀释与接种法HJ505-20090.5 mg/L

  氨氮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535-20090.025 mg/L

  总氮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HJ636-20120.050 mg/L

  总磷钼锑抗分光光度法GB11893-890.01 mg/L

  粪大肠菌群多管发酵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20个/L

  总汞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597-20110.00005 mg/L

  总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7475-87 0.0001mg/L

  总铬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0.03 mg/L

  六价铬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GB/T7467-870.004mg/L

  总砷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GB7485-87 0.007mg/L

  总铅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7475-87 0.001mg/L

  地下水pH值玻璃电极法GB6920-860.1

  高锰酸盐指数高锰酸盐指数(酸性法)GB11892-890.5 mg/L

  氨氮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535-20090.025 mg/L

  亚硝酸盐氮N-(1-萘基)-乙二胺分光光度法GB7493-870.003 mg/L

  总大肠菌群多管发酵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20个/L

  汞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SL327.1-20050.00001mg/L

  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7475-87 0.0001mg/L

  砷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SL327.1-20050.0001mg/L

  铅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7475-87 0.001mg/L

  7.2 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废气监测分析方法见表7-2。

  表7-2 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类别项目分析方法方法来源

  填埋沼气甲烷气相色谱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03年)

  无组织废气颗粒物重量法 GB/T 15432-1995

  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HJ 533-2009

  硫化氢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03年)

  臭气浓度三点比较式臭袋法 GB/T 14675-1993

  7.3 噪声监测分析方法

  场界噪声按《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的要求布点测量。

  7.4 土壤监测分析方法

  土壤监测分析方法见表7-3。

  表7-3 土壤监测分析方法

  类别项目分析方法名称分析方法来源方法检出限

  土壤pH值玻璃电极法GB/T7859-1987/

  镉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41-19970.01mg/kg

  汞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36-19970.0005 mg/ kg

  砷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GB/T17134-19970.5 mg/kg

  铜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38-19971mg/kg

  铅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40-19970.2mg/kg

  铬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491-20095mg/kg

  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38-19970.5mg/kg

  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9139-19975mg/kg

  7.5 质量保证

  1、监测分析方法采用国家和行业标准分析方法,监测人员经过持证上岗考核并持有合格证书,所用监测仪器设备状态正常且均在有效检定周期内。

  2、气态及颗粒物样品现场采样和测试前,仪器使用标准流量计进行流量校准,有证标准物质校准,并按照国家标准、技术规范和质量保证的要求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

  3、在监测期间,样品采集、运输、保存均按照环境保护部发布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导则》(HJ630-2011)的要求进行。

  4、监测数据和报告实行三级审核制度。

  质控样监测结果见表7-4。

  表7-4 质控样考核结果

  质控措施监测项目测定值(mg/L)范围值(mg/L)评价结果

  密码标样氨氮1.481.48±0.07合格

  8. 监测结果与评价

  8.1 监测期间运行工况与分析

  2013年11月18日至19日,湖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组织郴州市环境监测站对本工程进行了现场监测。监测期间验收工程生产设施及环保设施基本上运行正常,工程运行工况见表8-1。

  表8-1 验收工程生产负荷一览表

  项目名称日期设计生产量实际生产量生产负荷率

  垃圾填埋量11月18日200吨/天171.8吨/天85.9%

  11月19日166.66吨/天83.33%

  渗滤液处理站处理量11月18日100 吨/天78 吨/天 78%

  11月19日 80吨/天 80%

  备注:年工作时间360天。

  由表8-1可知,验收监测期间,生产负荷均满足工况负荷达到75%以上的验收监测技术要求。

  8.2 废水监测结果与评价

  (1)渗滤液处理站进口、出口监测结果

  表8-2 渗滤液处理站进口监测结果

  (单位:mg/L)

  监测

  位置监测

  因子监测

  日期监测结果

  1234平均值

  渗滤液处理站进口★1色度(度)2013.11.184845724051

  2013.11.194845544047

  悬浮物2013.11.184745464345

  2013.11.194749484648

  化学需氧量2013.11.18809870864873854

  2013.11.19859862875809851

  生化需氧量2013.11.18226.8242.8226.0230.0231.4

  2013.11.19210.8222.8230.0230.8223.6

  氨氮2013.11.1855.1256.3757.7857.1556.60

  2013.11.1957.0057.9458.0957.4757.62

  总氮2013.11.1856.4157.0358.0257.9357.35

  2013.11.1956.5056.9458.1058.0257.39

  总磷2013.11.1812.0612.3212.2612.0312.17

  2013.11.1911.8611.6311.6611.5311.67

  粪大肠菌群(个/升)2013.11.18540000490000540000460000507500

  2013.11.19460000540000490000540000507500

  总汞2013.11.180.000650.000700.000640.000650.00066

  2013.11.190.000650.000650.000650.000650.00065

  总镉2013.11.180.00130.00120.00120.00100.0012

  2013.11.190.00120.00110.00110.00100.0011

  总砷2013.11.180.4940.4940.5040.5040.499

  2013.11.190.4940.4940.4940.4940.494

  总铅2013.11.180.0080.0110.0060.0090.0085

  2013.11.190.0080.0100.0070.0080.008

  总铬2013.11.180.03L0.03L0.03L0.03L0.03L

  2013.11.190.03L0.03L0.03L0.03L0.03L

  六价铬2013.11.180.004L0.004L0.004L0.004L0.004L

  2013.11.190.004L0.004L0.004L0.004L0.004L

  备注:L表示未检出。

  表8-3 渗滤液处理站出口监测结果

  (单位:mg/L)

  监测

  位置监测

  因子监测

  日期监测结果评价

  标准是否

  达标

  1234平均值

  渗滤液处理站出口★2色度(度)2013.11.182323240是

  2013.11.1932322是

  悬浮物2013.11.18121315131330是

  2013.11.191314151214是

  化学需氧量2013.11.189089918990100是

  2013.11.198992908990是

  生化需氧量2013.11.1828.428.024.424.626.430是

  2013.11.1928.225.227.427.427.0是

  氨氮2013.11.189.189.229.249.199.2125是

  2013.11.199.219.309.419.409.33是

  总氮2013.11.189.539.629.519.559.5540是

  2013.11.199.579.649.499.539.56是

  总磷2013.11.180.140.140.130.130.143是

  2013.11.190.130.130.130.130.13是

  粪大肠菌群(个/升)2013.11.1813013014014013510000是

  2013.11.19140130130140135是

  总汞2013.11.180.000420.000460.000440.000460.000450.001是

  2013.11.190.000420.000430.000430.000440.00043是

  总镉2013.11.180.00040.00030.00030.00040.00040.01是

  2013.11.190.00030.00040.00040.00030.0004是

  总砷2013.11.180.0660.0660.0680.0660.0660.1是

  2013.11.190.0390.0390.0390.0390.039是

  总铅2013.11.180.0030.0030.0020.0030.0030.1是

  2013.11.190.0030.0020.0030.0030.003是

  总铬2013.11.180.03L0.03L0.03L0.03L0.03L0.1是

  2013.11.190.03L0.03L0.03L0.03L0.03L是

  六价铬2013.11.180.004L0.004L0.004L0.004L0.004L0.05是

  2013.11.190.004L0.004L0.004L0.004L0.004L是

  备注:L表示未检出。

  监测结果表明:现场监测期间,渗滤液处理站出口废水中总铬和六价铬未检出,色度最大日均浓度为2度,粪大肠菌群最大日均浓度为135个/升,悬浮物、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总汞、总镉、总砷、总铅、总铬和六价铬最大日均浓度分别为14 mg/L、90 mg/L、27.0 mg/L、9.33 mg/L、9.56 mg/L、0.14mg/L、0.00045mg/L、0.0004 mg/L、0.066mg/L和0.003mg/L,均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2的要求。

  (2)蓄水池排水口监测结果

  表8-4 蓄水池排水口监测结果

  (单位:mg/L)

  监测

  位置监测

  因子监测

  日期监测结果评价

  标准是否

  达标

  1234平均值

  蓄水池排水口★3色度(度)2013.11.186846640是

  2013.11.1968867是

  悬浮物2013.11.18211918232030是

  2013.11.192320211820是

  化学需氧量2013.11.185554555655100是

  2013.11.195353555554是

  生化需氧量2013.11.1821.222.620.018.020.430是

  2013.11.1917.817.416.420.618.0是

  氨氮2013.11.180.2220.2150.2120.2250.21925是

  2013.11.190.2190.2150.2120.2220.217是

  总氮2013.11.180.3150.2970.2880.3240.30640是

  2013.11.190.3240.3060.2970.3330.315是

  总磷2013.11.180.070.060.060.060.063是

  2013.11.190.050.050.060.060.06是

  粪大肠菌群(个/升)2013.11.1814017014017015510000是

  2013.11.19140170170140155是

  总汞2013.11.180.000420.000410.000420.000420.000420.001是

  2013.11.190.000420.000420.000410.000420.00042是

  总镉2013.11.180.00030.00030.00020.00030.00030.01是

  2013.11.190.00030.00020.00020.00030.0002是

  总砷2013.11.180.0100.0100.0100.0100.0100.1是

  2013.11.190.0440.0440.0440.0440.044是

  总铅2013.11.180.0020.0030.0030.0020.0020.1是

  2013.11.190.0020.0030.0020.0020.002是

  总铬2013.11.180.03L0.03L0.03L0.03L0.03L0.1是

  2013.11.190.03L0.03L0.03L0.03L0.03L是

  六价铬2013.11.180.004L0.004L0.004L0.004L0.004L0.05是

  2013.11.190.004L0.004L0.004L0.004L0.004L是

  备注:L表示未检出。

  监测结果表明:现场监测期间,蓄水池排水口废水中总铬和六价铬未检出,色度最大日均浓度为7度,粪大肠菌群最大日均浓度为155个/升,悬浮物、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总汞、总镉、总砷、总铅、总铬和六价铬最大日均浓度分别为20mg/L、55 mg/L、20.4 mg/L、0.219mg/L、0.315 mg/L、0.06mg/L、0.00042mg/L、0.0003mg/L、0.044mg/L和0.002mg/L,均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2的要求。

  8.3 地下水监测结果与评价

  表8-5 场区西北谷口现有地下泉眼监测结果

  (单位:mg/L ,pH值无量纲)

  监测位置监测因子监测结果评价标准是否达标

  11月18日11月19日

  ☆1pH值7.107.066.5~8.5是

  高猛酸盐指数0.80.93.0是

  氨氮0.2400.2500.2否

  亚硝酸盐0.003L0.003L0.02是

  总大肠菌群(个/升)11113.0否

  汞0.00001L0.00001L0.001是

  镉0.00040.00030.01是

  砷0.00120.00130.05是

  铅0.001L0.001L0.05是

  ☆2pH值7.007.026.5~8.5是

  高猛酸盐指数0.80.93.0是

  氨氮0.2470.2440.2否

  亚硝酸盐0.003L0.003L0.02是

  总大肠菌群(个/升)27313.0否

  汞0.00001L0.00001L0.001是

  镉0.00020.00020.01是

  砷0.00140.00130.05是

  铅0.001L0.001L0.05是

  备注:L表示未检出。

  监测结果表明:现场监测期间,场区西北谷口现有地下泉眼地下水中亚硝酸盐、汞和铅未检出,pH值、高猛酸盐指数、镉、砷最大浓度分别为7.10、 0.9mg/L、0.0004mg/L、0.0014mg/L,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Ⅲ类标准的要求。氨氮、总大肠菌群最大浓度分别为0.250 mg/L、31个/升,均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Ⅲ类标准的要求。

  8.4 废气监测结果与评价

  (1)有组织填埋沼气监测结果

  垃圾填埋场设置有沼气收集导排装置,收集后的沼气经导气笼排入大气。有组织填埋沼气监测结果见表8-6。

  表8-6 有组织填埋沼气监测结果与评价

  监测项目监测时间监测点位监测结果(体积百分数%)评价标准(%)是否达标

  甲烷2013.11.18排气筒12.22、3.22、4.085是

  排气筒23.81、4.25、4.30、4.24是

  排气筒30.12、0.15、0.14、0.12是

  2013.11.19排气筒12.68、2.93、4.145是

  排气筒23.69、4.06、3.50是

  排气筒30.11、0.11、0.10、0.14是

  现场监测结果表明:监测期间,有组织填埋沼气出口甲烷排放浓度最大值为4.03%,符合《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排放限值的要求。

  (2)填埋区无组织排放沼气监测结果

  填埋区工作面2m以下无组织排放沼气监测结果见表8-7。

  表8-7 填埋区无组织排放沼气监测结果与评价

  监测项目监测时间监测点位监测结果(体积百分数%)评价标准(%)是否达标

  无组织甲烷(工作面2m以下)2013.11.18○10.0009、0.0009、0.0013、0.00170.1是

  ○20.0010、0.0014、0.0010、0.0012是

  ○30.0008、0.0011、0.0009、0.0005是

  2013.11.19○10.0008、0.0014、0.0008、0.00140.1是

  ○20.0008、0.0005、0.0009、0.0004是

  ○30.0015、0.0013、0.0008、0.0004是

  现场监测结果表明:监测期间,填埋区工作面2m以下无组织甲烷排放浓度最大值为0.0017%,符合《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排放限值的要求。

  (3)厂界无组织废气监测结果

  监测期间气象参数监测情况见表8-8,厂界无组织废气监测结果见表8-9和表8-10。

  表8-8 监测期间气象参数情况

  监测日期监测时间风向风速(m/s)气温(℃)气压(kpa)

  11月18日09:00西北2.613.8100.3

  11:00北2.120.3100.0

  15:00北2.421.299.9

  16:00北2.220.6100.0

  11月19日09:00西北2.914.6100.2

  11:00西北2.321.5100.0

  15:00北2.122.499.9

  16:00北2.321.2100.0

  表8-9 厂界无组织恶臭监测结果

  监测因子监测点位监测结果(稀释倍数)评价

  标准是否

  达标

  臭气浓度填埋场东北角○7<10、<10、<10 最大值:<1020是

  填埋场东面○8<10、10、19 最大值:19是

  填埋场北面○919、11、<10 最大值:19是

  表8-10 厂界无组织废气监测结果

  监测

  因子监测

  点位监测

  时间监测结果(mg/m3)评价

  标准是否

  达标

  小时值最大值

  颗粒物○411月18日0.089、0.126、0.108、0.1070.1271.0是

  11月19日0.089、0.125、0.108、0.108

  ○511月18日0.107、0.108、0.127、0.090

  11月19日0.089、0.107、0.126、0.126

  ○611月18日0.107、0.125、0.108、0.108

  11月19日0.106、0.107、0.108、0.108

  氨○411月18日0.079、0.095、0.098、0.0950.0981.5是

  11月19日0.072、0.081、0.085、0.088

  ○511月18日0.070、0.082、0.090、0.097

  11月19日0.069、0.077、0.084、0.084

  ○611月18日0.081、0.090、0.094、0.091

  11月19日0.079、0.084、0.088、0.084

  硫化氢○411月18日0.004、0.004、0.008、0.0080.0100.06是

  11月19日0.005、0.005、0.006、0.006

  ○511月18日0.004、0.006、0.008、0.007

  11月19日0.006、0.007、0.007、0.007

  ○611月18日0.004、0.004、0.008、0.008

  11月19日0.005、0.007、0.010、0.007

  监测结果表明:监测期间,厂界无组织点位中颗粒物最大浓度值为0.127 mg/m3,满足《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的要求;氨、硫化氢、最大浓度值分别为0.098 mg/m3、0.010 mg/m3,臭气浓度最大值为19,均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中的二级标准的要求。

  8.5 土壤监测结果与评价

  在蓄水池下游农田布设两个土壤监测点位,具体监测结果见表8-11。

  表8-11 蓄水池下游农田土壤监测结果

  (单位:mg/kg,pH值无量纲)

  采样点位分析项目分析结果评价标准是否达标

  11月18日11月19日

  蓄水池下游农田1#

  E113°16′11.26″

  N26°0′58.04″pH值7.127.106.5~7.5是

  镉0.2160.2230.30是

  砷68.94366.36325否

  汞0.03230.03060.50是

  铜43.842.1100是

  铅137.0174.7300是

  铬22.326.1300是

  锌200.6217.4250是

  镍18.814.850是

  蓄水池下游农田2#

  E113°16′11.23″

  N26°0′58.02″pH值7.087.056.5~7.5是

  镉0.1760.2030.30是

  砷59.56462.99625否

  汞0.04550.04320.50是

  铜46.349.4100是

  铅122.0144.9300是

  铬29.734.2300是

  锌194.4203.0250是

  镍20.419.150是

  监测结果表明:监测期间,蓄水池下游农田土壤pH值为7.05~7.12,镉、汞、铜、铅、铬、锌、镍最大浓度值分别为0.223 mg/kg、0.0455 mg/kg、49.4 mg/kg、174.7 mg/kg、34.2 mg/kg、217.4 mg/kg、20.4 mg/kg,均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二级标准的要求。砷最大浓度值为68.943 mg/kg,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二级标准的要求,超标倍数为1.76倍。

  8.6 噪声监测结果与评价

  厂界噪声监测结果见表8-12。

  表8-12 厂界噪声监测结果

  测点

  编号测点位置监测时段等效声级Leq,dB(A)评价标准是否达标

  11月18日11月19日

  ▲1#厂界东面昼间48.149.160是

  夜间39.238.750是

  ▲2#厂界南面昼间50.450.060是

  夜间38.039.350是

  ▲3#厂界西面昼间50.851.760是

  夜间39.839.550是

  ▲4#厂界北面昼间53.352.860是

  夜间43.743.250是

  监测结果表明:现场监测期间,厂界昼间噪声监测值为48.1~53.3 dB(A)、夜间噪声监测值为38.0~43.7 dB(A),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2类标准的要求。

  9. 环境管理检查

  9.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

  资兴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项目,依据国家有关环保政策要求,由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于2005年12月完成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湖南省环保厅2006年1月以湘环评﹝2006﹞25号文予以批复。在主体工程建设期间,环境保护设施做到了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运行,按照有关要求执行“三同时”制度。工程建设完成后,公司向湖南省环保厅提出环保验收申请,并委托湖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对工程进行环保验收监测。

  9.2 环保机构设置和环境管理规章制度及落实情况

  公司设置有环保管理组织机构,由组长谭纯正担任环保领导小组总负责,配备有相应的环保专干,负责垃圾填埋场日常监测及定期委托当地环保局进行水质、大气、噪声等监测工作。公司制定有《资兴市长依垅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管理机构》、《资兴市长依垅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方案》、《资兴市长依垅生活垃圾填埋场取土场水土保持与生态恢复方案》、《资兴市长依垅生活垃圾填埋场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资兴市长依垅生活垃圾填埋场防洪应急预案》、《资兴市长依垅生活垃圾填埋场防火防爆应急预案》等相关环保制度。

  9.3卫生防护距离的落实情况

  卫生防护距离内的2户果农(工程西面200米处)已搬迁,具体搬迁补偿协议见附件。目前,卫生防护距离内未新建居民、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建筑。

  9.4 固体废物排放、利用及其处理处置情况

  本项目为固体废物处置工程,项目本身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渗滤液调节池及渗滤液处理站污泥,此外还有少量的生活垃圾。渗滤液调节池每年清理一次,采用人工清理方法,清理的淤泥经清淤车拖至垃圾填埋场填埋;渗滤液处理站污泥经污泥浓缩池浓缩后泵入填埋场填埋;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送垃圾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固废年产生量为122t/a,处理处置率为100%。

  9.5 环评批复的落实情况

  环评批复的具体落实情况详见表9-1。

  表9-1 工程环评批复要求及落实情况一览表

  序号原湖南省环保局环评批复要求具体落实情况

  1工程建设前应由有相应级别国家发证的勘察设计单位进行地质详勘,并根据地质详勘结果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防止引发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建设单位必须高度重视防渗工作,采用人工合成材料进行水平防渗,严格按照施工程序建设水平防渗层,确保防渗层的渗透系数K≤10-7cm/s。严格按《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97)布设地下水监视井,做好地下水水质监测工作。填埋场周围修建撇洪沟,场区内实行“清污分流”,确保垃圾场运行安全、有效,避免对地下水、田里洞河和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工程建设前由核工业郴州工程勘察院进行了地质详勘,结论为区域稳定性好,是理想的建设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地。建设单位投资约800万建设填埋场的防渗系统,采用人工合成材料进行水平防渗,防渗材料的检测结果见附件。按《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97)的要求布设了5个地下水监视井。填埋场周围修建有五条撇洪沟,一条永久性的和四条临时性的,场区内实行“清污分流”。

  2进一步核实枯水期和雨水期、近期和远期渗滤液水质水量的变化,核实调节能力,优化渗滤液处理规模和工艺,设计时应考虑后期NH3-N处理措施,确保COD、BOD5、SS、粪大肠菌群、NH3-N等污染物全面稳定达到《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97)一级排放标准后经专用管道排入田里洞河,不得排入张家垅水库。通过渗滤液回灌垃圾填埋场,削减外排污染总量。制定风险应急预案,严禁渗滤液事故性排放。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要及时回填填埋场,避免二次污染。工程建设有容积为12000米3的渗滤液调节池,渗滤液采用生化处理+膜处理系统的处理工艺,设计规模为100吨/天。生化处理部分采用反硝化及硝化相结合的处理工艺,有利于渗滤液中氨氮的去除,监测期间各污染物达到《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97)一级排放标准。渗滤液经处理后经专用管道排至田里洞河(甘龙河)。设置有渗滤液回灌泵,不定期进行回灌。制定有风险应急预案,防止渗滤液事故性排放。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定期回填填埋场,避免二次污染。

  3配备完善的填埋场气体输导、收集和排放处理系统,做好相应的监测、维护和管理工作,保证填埋场安全运行,防止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设计中可预留场地,条件成熟时应对垃圾填埋气体加以综合利用。垃圾填埋场设置有沼气导排系统,由导气石笼+收集排放管组成,共设置7根排放管。目前沼气量不大,沼气收集后直接外排。设置有专人进行日常的维护和管理工作。设置有预留场地,后期用于垃圾填埋气体的综合利用。

  4填埋施工应严格实行单元填埋、随倒随压、层层压实、当日覆盖制度,并采取洒水降尘、喷洒消毒杀菌剂等措施,防止垃圾飞扬、蚊蝇滋生和恶臭污染。及时做好取土场的水土保持和生态恢复工作。填埋施工实行单元填埋、随倒随压、层层压实、当日覆盖制度,并采取洒水降尘、喷洒消毒杀菌剂等措施,防止垃圾飞扬、蚊蝇滋生和恶臭污染。制定有取土场的水土保持和生态恢复工作计划。

  5填埋场封场严格按照《城市生活垃圾填埋技术标准》实施,应设置标志并做好植被恢复工作。落实报告书提出的“以新带老”措施:项目建成后必须立即关闭现有的简易垃圾填埋场,按照《城市生活垃圾填埋技术标准》进行封场处理。简易垃圾填埋场的垃圾渗滤液引入本项目的处理设施一并处理;将现有的3台垃圾运输车改为符合标准的密封垃圾专用运输车;将城区现有的敞开式垃圾收集斗改为地埋式收集站;对城区新华路的垃圾压缩中转站实施搬迁,同意新中转站选在城市污水处理厂西北角,压缩废水经收集装置收集后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项目建成后,现有的简易垃圾填埋场已经关闭,并进行了覆土处理和植被恢复。简易垃圾填埋场的垃圾渗滤液引入本项目的处理设施一并处理。现有的3台垃圾运输车已改为密封式垃圾专用运输车。城区现有的敞开式垃圾收集斗已改为地埋式收集站和封闭式收集箱。城区新华路的垃圾压缩中转站已搬迁至城市污水处理厂西北角,压缩废水经收集装置收集后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

  6同意设定500米的卫生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内的2户果农须予以搬迁。协助当地政府妥善做好移民安置工作,使移民生活水平不因工程建设而降低;当地政府应严格控制规划用地,卫生防护距离内不得新建居民、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建筑,城市发展应保证规划区与垃圾填埋场保持一定的距离。卫生防护距离内的2户果农(工程西面200米处)已搬迁。协助当地政府妥善做好移民安置工作。卫生防护距离内未新建居民、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建筑。

  7严禁易燃易爆、浸出毒性、腐蚀性、传染性、放射性等有毒有害、危险性废物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建立合理、高效的垃圾收集、运输体系,垃圾采取专用车辆密闭运输并合理选择垃圾运输道路,防止臭气、噪声、扬尘污染环境。严禁易燃易爆、浸出毒性、腐蚀性、传染性、放射性等有毒有害、危险性废物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有合理、高效的垃圾收集、运输体系,垃圾采取专用车辆密闭运输。

  8建立健全环境管理机构,设专职环保专干,落实报告书提出的监测计划,排污口按规范化要求进行建设;加强环境管理,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转。设置有专门的环境管理机构,设置有专职的环保专干,设置有单独的实验室,目前能分析COD和NH3-N两项指标,其余指标未进行监测分析。

  9.6 厂区环境绿化情况

  资兴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投资15万元对场内进行绿化美化。其中,道路两边、渗沥液处理区、调节池、主坝等区域种植有草坪、红桎木球、海棠球等植被;办公生活区种植有草坪、四季桂、红叶李、紫薇、樟树、木芙蓉等植被;位于本项目西北角的老简易垃圾填埋场封场后种植有马尾松、杉树、樟树等植被。目前,厂区绿化良好。

  9.7 风险防范与应急措施落实情况

  针对本工程各作业活动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资兴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制订有《资兴市长依垅生活垃圾填埋场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资兴市长依垅生活垃圾填埋场防洪应急预案》、《资兴市长依垅生活垃圾填埋场防火防爆应急预案》等文件,规定了相应的控制措施,明确各部门的事故应急职责,落实各种应急措施,具体见附件5。

  10. 结论与建议

  10.1 结论

  10.1.1 “三同时”执行情况

  资兴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项目,在主体工程立项、设计、施工和试生产过程中,依据国家有关环保政策要求,环保设施执行了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同时运行的“三同时”制度,目前各项环保设施运行状况基本正常。

  10.1.2 废气监测结论

  (1)监测期间,有组织填埋沼气出口甲烷排放浓度最大值为4.03%,符合《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排放限值的要求。

  (2)监测期间,填埋区工作面2m以下无组织甲烷排放浓度最大值为0.0017%,符合《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排放限值的要求。

  (3)监测期间,厂界无组织点位中颗粒物最大浓度值为0.127 mg/m3,满足《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的要求;氨、硫化氢、最大浓度值分别为0.098 mg/m3、0.010 mg/m3,臭气浓度最大值为19,均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中的二级标准的要求。

  10.1.3水和废水监测结论

  (1)现场监测期间,渗滤液处理站出口废水中总铬和六价铬未检出,色度最大日均浓度为2度,粪大肠菌群最大日均浓度为135个/升,悬浮物、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总汞、总镉、总砷、总铅、总铬和六价铬最大日均浓度分别为14 mg/L、90 mg/L、27.0 mg/L、9.33 mg/L、9.56 mg/L、0.14mg/L、0.00045mg/L、0.0004 mg/L、0.066mg/L和0.003mg/L,均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2的要求。

  (2)现场监测期间,场区西北谷口现有地下泉眼地下水中汞和铅未检出,pH值、高猛酸盐指数、镉、砷最大浓度分别为7.10、 0.9mg/L、0.0004mg/L、0.0014mg/L,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Ⅲ类标准的要求。氨氮、总大肠菌群最大浓度分别为0.250 mg/L、 0.03Lmg/L、31个/升,均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Ⅲ类标准的要求。

  10.1.4土壤监测结论

  监测期间,蓄水池下游农田土壤pH值为7.05~7.12,镉、汞、铜、铅、铬、锌、镍最大浓度值分别为0.223 mg/kg、0.0455 mg/kg、49.4 mg/kg、174.7 mg/kg、34.2 mg/kg、217.4 mg/kg、20.4 mg/kg,均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二级标准的要求。砷最大浓度值为68.943 mg/kg,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二级标准的要求,超标倍数为1.76倍。

  10.1.5噪声监测结论

  现场监测期间,厂界昼间噪声监测值为48.1~53.3 dB(A)、夜间噪声监测值为38.0~43.7 dB(A),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2类标准的要求。

  10.1.5固体废物调查结论

  本项目为固体废物处置工程,项目本身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渗滤液调节池及渗滤液处理站污泥,此外还有少量的生活垃圾。固废年产生量为122t/a,处理处置率为100%。

  10.2 总体结论

  验收监测期间,资兴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项目废气、废水、噪声均达标排放,固体废弃物得到妥善处理,环评及环评批复的要求已落实到位。

  10.3 建议

  (1)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设施运行的日常管理,确保各类污染物长期稳定达标排放。

  (2)加强应急管理,防范风险事故的发生。

作者:资兴市环卫处

编辑:龙志飞

阅读下一篇

返回资兴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