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灾后的瑶乡变化

来源:资兴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何叔江 编辑:何海瑶 2025-07-18 22:52:06
—分享—

今年仲夏某天,应八面山生源竹制品有限公司老板邀请,我不敢怠慢,于先一天驱车前往。早上8点从回龙山瑶族乡七里村出发,经碑记过兴宁,路上风景令人心旷神怡,1个多小时后就进入了八面山瑶族乡的主公路上。车子在蜿蜒的盘山公路上前行,静静得只听见车轮与地面摩擦产生的轻微噪声,让整个行程显得更加真实。轮胎在地面压出一道明亮的痕迹,犹如一条闪光的蛇形路线;公路两边的翠竹作揖似的,好像在欢迎我这个远道而来的客人。

去年7月,八面山瑶族乡遭受“格美”台风袭击,罕见的特大暴雨导致山体滑坡、房屋倒塌,公路桥梁冲垮、通讯中断,许多村民无家可归。灾难发生后,党委和政府及社会各级力量立即展开救援。来自全国各地的救灾队伍、工程机械以及对口支援,使灾区人民在很短时间内就度过了难关,农田水利、公路桥梁早已恢复如初。

经过2个小时的奔波,终于到达八面山瑶族乡。登高俯瞰,乡政府所在地青市街尽收眼底。路边塑造的一列彩色瑶族长鼓格外显目,街道上房子坐落有致,满山翠竹。山那边撕裂的一道道创口,似乎在告诉人们这里曾发生过泥石流灾害。放眼望去,四面青山围绕,一大一小两条河流将青市环抱其中。大河源于八面山深处,是资兴江的源头;小河源于烟竹坪,是资兴江的一条支流。小河上有一座石拱桥,始建于1965年,虽屡遭洪水,却依然屹立不倒。从拱桥上进入街道直行400米,还有一座横跨资兴江的钢筋混凝土桥梁,河下游300米处另有一座大桥,2000年被洪水冲垮,次年国家又在原址重建了这座拱桥。这两座桥之间还夹着几家楠竹加工厂,楠竹是八面山的主要经济来源,给村民带来了取之不尽的财富。工厂以楠竹产品为主,产品供不应求,畅销省内外。

灾后不到一年,楠竹厂房建设早已复工复产,如今八面山比以前更漂亮了:新砌的河堤增高了,公路桥梁已加固好,避险搬迁的村民早已住进新房。原八面山中心完小建了集中安置房,现已安置灾民60户;有的灾民到兴宁镇统一安置,也有的自己选择到唐洞市区、东江或鲤鱼江买房。

我独自漫步在大桥上,欣赏着周围的美景,时不时还会听到相思鸟的啼声。相思鸟因喙和脚红艳而得名,羽毛艳丽、体态轻盈、小巧玲珑,行动敏捷灵活,娇声啼语,悦耳动听,诱人心扉,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相传很久很久以前,一对青年男女自由相爱,意欲结为夫妻,后因双方家庭反对,遂不成婚,他们用一根白绸丝带双双自缢于竹林中,后化身伉俪竹林鸟的故事在民间流传。此时已是黄昏,桥下河水哗哗流淌,凉风习习。一条从桂东到永州新田的高速公路即将途经八面山瑶族乡,线路已测好,征地在进行。八面山在变,人也在变,个个喜气洋洋,对未来充满憧憬。

来源:资兴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何叔江

一审:何海瑶

二审:黄欣

三审:廖英武

本文链接:https://www.zixingxinwen.com/content/646941/52/1513738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资兴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