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资兴市紧紧围绕“创新引领、开放崛起”“产业主导、全面发展”的总战略,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始终把重点产业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唱响发展主旋律,着力做大做强大数据、新材料、新能源、文化旅游等特色产业,力争将资兴经济开发区打造成千亿元产业园区。共实施重点产业项目37个,总投资204.9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9.89亿元。其中,今年纳入郴州市重点(重大)产业项目考核管理的有20个,概算总投资135.9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7.96亿元,截至6月,20个市级重点(重大)产业项目有序推进,成效显著,累计完成投资22.73亿元,为年度投资计划的59.8%。推进快,主要得益于“三个三”助力。
强化“三个沟通”促推进
如旗滨光伏光电玻璃、资兴市互湘·东江湾和佳泰矿业三个项目;至6月底,分别完成投资4亿元、1.06亿元、1.76亿元,分别占年度总投资的50.3%、106.03%、88.0%。关健在于强化“三个沟通”促推进: 一是强化项目业主与施工单位和涉及业务主管部门的沟通,及时把握项目推进存在的征地拆迁、杆线移动、规划设计、建设许可、环评变更等问题,以便及时协商解决;二是强化项目业主、项目责任单位与联系的市级领导沟通,以便市级领导靠前指挥,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部门不配合问题;三是强化市“三重”办与项目指挥部、资料申报单位的沟通,以便于汇总项目存在的共性问题且联系市级领导解决不了,必须提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出面解决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按序时进度推进。
借助“三个联动”促推进
如东江湖小镇云雾山项目和创新创业项目,至6月底,分别完成投资0.93亿元、1.806亿元,分别占年度总投资的93%、90.3%。一是“强强联动”,集聚强大项目资金抓推进。二个项目的业主均是多个企业联合组建的投资公司,项目启动后,从征地到土地“招、拍、挂”、规划设计、厂房设施建筑等所有投资没有通过银行贷款融资,充分显示其实力。二是“余热联动”,汇集出协调周边关系强大合力。二个项目投资者独具慧眼,聘请了多名资历丰富的退休老同志,充分发挥他们经信商务、媒体宣传、规划设计、土地征用等方面的业务专长,及熟悉农村工作的特点,来发挥其“余热作用”,快速融洽周边“工农关系”,切实为业主节约了项目建设扩关系协调成本,加快了工程项目的进程。三是“部门联动”,提升了行政许可等办证效率。由于有了“余热作用”的发挥,加上二个项目契合资兴绿色发展的要求,有关的规划评审、林地报批、环评手续、土地手续等均提前高效完成;特别是工程建设规划、工程建设施工等许可证,住建部门及时跟踪,上门服务,为启动项目建筑工程赢得了时间。
推行“三式管理”促推进
凡进入资兴经开区园区的企业项目,均注重“三式管理”促推进。一是实施“一站式”办理。规范化建成了企业项目报建快速通道。在新的市政务分中心,设规划、国土、消防、房产、质监、招商等办事窗口,推行“一次性办结”进程,采用“ 一门受理、并联审批、一口收费、限时办结、跟踪服务”五位一体工作运行模式,执行了网上审批试运行。对产业项目报建中涉及的19项行政事业性、政府性基金和服务性收费实现合并征收,二是推进“全程化”服务。推行了招商项目代理制,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项目联系管理服务机制。推行“一分钟响应理念”,园区能解决的问题马上办,需市级层面解决的问题即可汇报并做好跟踪协调工作。三是实行“封闭式”管理。全面执行企业“宁静日”制度,“宁静日”期间,各部门不得以任何借口进入企业检查,设立了园区司法所和派出所,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加大了地材供应、附属工程承建、劳务用工等问题的协调处置,有效打击了阻工闹事、破坏项目建设等违法行为,保证了入园项目的施工环境。
作者:何旌国
编辑:龙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