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超前谋划 强化沟通 破解难题 确保工程序时进度和质量

作者:何旌国 编辑:龙志飞 2018-11-05 10:14:21
—分享—

本网讯(通讯员 何旌国)2018年10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将中医纳入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纲要。

中医学越来越适合现代人的养生医疗手段,它是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一、超前谋划为民生

资兴是一个旅游城市,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健康需求,逐步趋向中医学,尤其是康养保健、养老养身等中医医疗的需求越来越高,但是,现有医疗集团在鲤鱼江的中医医院因地理条件限制,已无任何发展空间,根本无法满足老百姓的中医医疗需求,而发展日新月异的东江新城区,没有一所二级医院,与我市蓬勃发展的旅游事业极不相匹配,为此,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超前谋划,作出了中医医院整体搬迁的重大决策;这个谋划也正契合了东江新城区旅游康养城市发展的理念,符合新时代发展方向。

随后,组织专门力量,对中医医院选址,进行多方论证,市级领导和有关专家认为,东江新城区是资兴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也是人口、旅游、经济发展密集区,中医康养中心建设在此意义重大而确定下来。

为确保项目落地,主要领导多次带队北上跑部进厅,争取政策和资金,并于2017年争取到了中央资金3500万元,使中医医院第一期项目住院综合楼项目得以顺利实施。

二、“三个沟通”抢进度

市中医医院整体搬迁项目总投资2.5亿元,分三期进行,第一期是投资0.64亿元,完成中医医院住院综合楼项目,第二期投资1.6亿元,完成门急诊大楼、医技医药大楼、传染病大楼、后勤综合楼、高压氧仓、机房等,第三期投资0.3亿元,完成附属设施配套工程。

今年,计划投资0.12亿元,完成第一期工程--市中医医院住院综合楼项目。指挥部进场后,面对一座荒山,外运土方量达52万立方米,还有工程设计、招标投标、施工队伍进场等诸多问题,大家心里都清楚,项目建设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何才能保证正常施工,必须在地质勘探的基础上一边规划设计,一边土方外运。同步进行项目评审及工程招标,这样才能节省时间。自3月份动工以来,已完成投资850万元,为年度任务的70.8%,在三季度重点项目考核中被评为二等奖。

该项目进展之快,源于注重“三个沟通”。一是注重内部沟通,规范管理出效果。指挥部人员坚持一周一例会,半月一调度、一月一汇总,促进了精细化管理,保障了各环节有序衔接。二是注重与施工人员沟通,保障了工程序时进度。项目建设初期,施工队伍有外运土方、大楼基础建设、工程设计等,工作人员均做到分工合理、各负其责、施工过程忙而不乱。三是注重职能部门沟通,各项手续办理便捷。工程建设涉及给排水、消防、土方外运等安全防范工作,通过多方联动,工程手续办理方便快捷。

三、破解难题保质量

该项目施工过程中碰到了土方外运、石方爆破、土地滑坡、基桩设计变更等难题。为确保工程质量,项目建设者想尽了不少的办法。

项目用地范围有52万立方米土方外运,而难题不是如何控土,关健是如何解决弃土场地是项目第一大难关,当时,兴宁镇管宁路可用土方14万方,但运输太远,新区狮子山路需土方20万方,但工程进度不匹配,没有地主存放,指挥部多次召开协调会,仍然找不到弃土场,最后,还是负责项目的市级领导出面协调,将全市需土方的项目全面摸底,以既经济、又快捷的方式将土方分解到需要的项目之中。

施工场地土质石灰岩黄壤,为一层石头一层泥土,基坑处有石头7000立方米,一方面,不利于打桩;另一方面既要爆破、又要清理运输,给施工带来了难度。只有采取定向爆破后、挖机分解石块、再汽车运输出基坑,延缓了工程进度。

该工程原来设计是打桩,但基坑挖到标高时,碰到了整板的石头,爆破石头后,下面双是泥土,所以设计变更3次,才完成基坑施工,共有九处打桩,其余区域均是挖基础砼铸筑完成。

施工中最让工程人员头痛的是地滑坡问题。头天挖好的地基,第二天又滑坡将地基填满,如此反复,无奈之下,只有采取边挖土方、边覆盖彩条布的方式,才控制滑坡的难题。

正是项目建设者们始终如一地坚守工作岗位、注重多方沟通、实施精细化管理、敢于破解难题的精神,为项目推进赢得了时间,既达到了序时进度,又保证了工程质量。

作者:何旌国

编辑:龙志飞

阅读下一篇

返回资兴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