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兴新闻网讯(记者 郭晶 通讯员 何志辉)过去,在街头经常可以见到一些篆刻师傅摆摊设点,大家都喜欢刻一枚独一无二的专属印章。而如今,随着电脑刻章的出现,手工刻章逐渐没落了。近日,记者在东江街道双溪村采访到一位篆刻师傅,他不仅传承了一门传统手艺,还是一位身残志坚的残疾人。
夏冬友今年五十四岁,家住东江街道双溪村。刚出生五个月就因为小儿麻痹症不幸成为一个残疾人。拜师学习篆刻工艺后,在一家印章店工作,如今由于身体不便,年龄也大了,便回到家中继续篆刻。夏冬友说,他平常就是刻一些印章,写些书法到网上卖。
在夏冬友的家中,桌子上摆放了各式各样的印章。一盏台灯一把刻刀,他便开始了自己的篆刻工作,十多年的篆刻技艺早已轻车熟路。夏冬友说,自己虽然双腿不便,但是双手还是很灵活,每个印章大约两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但如今电脑科技解放了双手,提高了生产效率,手工篆刻的手艺人越来越少,选择手工刻章的人也少了,市场逐渐萧条。“现在是电脑刻章,别人都喜欢那个,我们手工这个市场也不好了。”夏冬友对此有些感慨,“加上我这里出门也不方便,交通也不方便,都是义德公司在帮我销售这些东西。”
作为一个残疾人行动本就不便,夏冬友还住在农村郊外,出行更是困难。他的篆刻工艺虽好,但是好作品却走不出小山村。去年在扶贫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夏冬友开设了网店,可如今市场不景气,夏冬友又不懂得宣传推广,销量依旧寥寥无几。义德残疾人托养中心在了解到他的情况之后,便上门为他解决销售难题。义德残疾人托养中心对夏冬友说,下一步会帮他开一个微店,然后在视频APP拍一些做手工的片段,用义德手工坊多做宣传,进行推广。
义德残疾人托养中心的办公室主任李萱告诉我们,他们对夏冬友的书法和篆刻是比较关注的。李萱说:“他本人是比较内向的,不善于交际。然后我们义德就看到他在书法篆刻方面特别努力,自己又住在瓦家坳这边,出行也不方便,我们就对他的作品帮他进行代卖,通过我们义德公司的展厅给他展销,在网上我们也帮助他卖。”
李萱说,由于夏冬友属于三级残疾,不符合残疾人托养中心的托养标准,所以只能上门为他进行“特别帮扶”,帮助他开设网店,将他的作品带到爱心摊点进行义卖。除了帮他销售物品,义德公司还邀请他一起参与艺术团,让他和残友们一起参加各项艺术活动,今年夏冬友还在还几个文艺比赛中获得了奖项。
“我们就建议他,想走出来多结交朋友就加入我们的艺术团,后来他就成为了我们艺术团的一员,再加上自己的才艺,我们也帮他的书法篆刻进行一个帮助。”李萱说。而夏冬友现在的想法就是把书法篆刻练得更好,“希望得到大家的关注,把这个传统工艺传承下去。”
小小的一把刻刀、一块石头就能篆刻出一枚印章,方寸之间便是夏冬友的生活。我们期待夏冬友能出更多的好作品,也希望他的生活越来越好!
来源:本网原创
作者: 郭晶?何志辉
编辑:龙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