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州门司镇:全力攻克脱贫攻坚最后堡垒

来源:资兴新闻网 作者:张亚辉 袁孟彪 编辑:龙志飞 欧文君 2020-02-26 18:13:46
—分享—

战疫不能停,战贫不能等。资兴市州门司镇紧盯10个省级脱贫村巩固提升、1356户已脱贫户稳定增收,193户低收入家庭实现脱贫。一手抓防疫、一手抓脱贫,争分夺秒、全力以赴,吹响了脱贫攻坚“冲刺最后一公里”的嘹亮号角。

对标清零,五级包一攻堡垒

“丹坳村未脱贫户6户,经过逐户走访和核查,5户均达到了脱贫要求。但有1户收入有些低。周某万,家庭人口1人,50多岁,今年计划种植水稻、养鸭等,预计收入只有4千多元。村支两委担心收入不稳定,经过商议,准备腾出一个公益岗位给他,负责对全村主干道进行养护,工资2400元,这样一来,他的收入至少达到6千多,确保能稳定超过标准线。”这是在2月18日召开的州门司镇党政联席会议上的汇报内容之一。

为了确保全面完成脱贫攻坚冲刺清零任务,州门司镇结合疫情防控排查的契机,针对全镇193户未脱贫户,实行“五包一”责任制。党政领导、驻村干部、扶贫工作队成员、村干部、结对帮扶人五级责任人,按照包片、包村、包组、包户、包人的具体要求,建立挂牌落实、一户一策、一包到底的责任清单。

“州门司作为资兴市第一扶贫大镇,如何让剩下来的这些贫中之贫在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落下,我们必须以非常举措压实责任,狠抓落实,而实行‘五包一’责任制,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州门司镇主要负责人说。

坚持尽锐出战,由11名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对所有未脱贫户亲自包干、亲自帮扶、亲自解难、亲自担责,逐户“问诊把脉”,集中“会诊研究”,主动“出诊施药”,确保“结诊销号”。

“要不是政府帮我申请和争取,我真不知道能不能这么快办到扶贫贷款。”从农商银行办理完扶贫小额贷款手续出来,邓金福满心感激地说,“无论如何,今年我一定要加油干!争口气!”

邓金福是州门司镇水南村为数不多的几户未脱贫户之一,由于身体残疾,外出打工不方便,一直想发展红薯加工产业,却苦于资金问题迟迟不能启动。2月13日,包户领导在走访摸排时,了解到邓金福有明确的产业发展意愿却因残疾贷不到款的情况后,当即向农商行协调争取,帮助他申请了5万元扶贫贷款。

随着“五包一”责任制的推进,像邓金福这样存在脱贫短板的贫困户正在陆续得以清零……

多措并举,援企稳岗促就业

45岁的陈剑辉前段时间忐忑不安,担心新冠肺炎疫情会影响到自己打工。2月10日,一通公司打来的开工电话打消了他的担忧。将村里开具的“健康证明”交给工厂疫情检查点,戴上发放的医用口罩后,他兴奋地走进了工厂车间。与他一同前来的40多名工友均是州门司本地人,其中有一半是贫困户,他们在各自负责的区域埋头忙碌,一度冷清的厂区顿时热闹起来。“没想到厂里能这么快复工。”陈剑辉说。

?????????.jpg

华兴竹炭厂复工复产

“由于医疗物资紧缺,加上开工时间仓促,我们厂里储存的口罩、消毒液只有少量,新买的物资还没到货,多亏了政府及时支援我们500个口罩和额温枪,才确保及时复工复产。此外,政府还为我们拓宽销售渠道,消化受疫情影响积压的库存产品。”华兴竹炭厂老板肖灿华感激地说。

??????????.jpg

贫困户在扶贫车间务工

为全力支持本地企业尽快复工复产,促进贫困户就地稳岗就业,该镇成立了复工复产指导组,在每个企业开工前进行现场指导,开工后及时掌握他们的复工复产情况,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通过这一有力措施,该镇辖区内的企业复工复产率达70%,解决贫困户就地就业200余人。其中扶贫车间100%复工,员工到岗率90%以上。

“为方便村民在家也能轻松找工作,现将我市多家企业岗位招聘信息公布如下,请各位村民有意向报名就业的踊跃报名……”“郴州伟丰实业有限公司已转产生产医用口罩和红外测温枪等产品,现需大量招工……”自2月10日起,一则则企业招聘信息便在州门司镇村民微信群中相继转发,同时,在镇区集市上、村公告栏中、组人群聚集地,也随处可见张贴着各式各样的招聘启事。

宽敞明亮的生产车间,标准的员工宿舍,月薪4000元,月休四天。2月15日,州门司镇黄旗洞村贫困户黄媛静来到郴州万信达科技制品有限公司上班。“前几天,看到政府发布的这则招聘信息,我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填了表报了名。来了之后发现这份工作确实不错,公司还帮我们买四险哩。”说起这个,正在生产线上为口罩装袋的黄媛静脸上笑开了花。

考虑到黄媛静等在内的贫困户和其他家庭困难人群因疫情防控导致缺乏交通工具无法外出时,该镇积极与各招聘企业协调沟通,由企业派专车前来接送,由政府协助做好防护措施,这样一来,确保了所有务工人员能顺利就业。

据统计,全镇通过多种形式发布37家企业招聘信息,帮助8747人外出就业,1850人就近就业,其中贫困户912人。

抢抓农时,发展产业助增收

突如其来的疫情,也使农业产业受困。为尽快破解这一难题,州门司镇积极春耕备耕,大力引导贫困户因户制宜发展产业,稳定增收渠道。

??????????.jpg

水南村支部农村开工忙

在水南村辣椒基地里,村民们戴着口罩背着锄头正在整地、松土、除杂,田间地头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为抢抓时令做好辣椒种植打好了基础。辣椒基地是水南村今年支部农场的一个农业生产项目,种植面积共416亩,其中村集体120亩,而参与种植的贫困户36户、面积达220余亩。

“我们与湖南盈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保底销售合同,收购价根据市场行情浮动,即使按最低价算,贫困户每亩地也可以达4000元收益,村集体也至少能创收6万元。”水南村支部书记付宏华信心满满的介绍道。正月初十开始,他就和村里干部群众一边抓防疫,一边着手基地建设。目前,种子、地膜、基肥等生产物资已准备到位,正在翻耕整地、施肥松土。

而在距离水南村5里开外的塘家湾村,贫困户胡小春正拿着耙子在田间除草沤肥,眼下正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不久之后,他就要为今年的杂交制种作准备。

制种是州门司镇彭市片的脱贫主导产业之一。长期以来与隆平高科有限公司也是采取保底保量的收购模式进行合作。在产业带动下,彭市片300户贫困户仅仅四年已实现稳定脱贫271户,人均纯收入也翻了一倍。

但就在几天前,胡小春为今年的自家是否还能制种充满了担忧,隆平高科有限公司突然通知各村,因为疫情的影响,交通运输不畅,要减少制种面积,那就意味着近百户农户制种项目可能无法再继续,这将对稳定脱贫产生极大影响。

得知信息后,该镇立即与隆平高科有限公司进行协调,增派专人帮助公司协调运力,同时免费提供种子储藏场地,经过几番沟通,成功说服公司继续保持原有制种面积和收购量。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弱劳动力的贫困户,州门司镇还结合“五包一”全覆盖摸底,对其家庭收入情况进行了详细核查,并根据贫困户实际需求和产业意愿,积极对接农林牧、移民等单位,为他们免费发放了一批蔬菜种子、果树苗、鱼苗、鸡苗等,并依托支部农场、种养大户、农业龙头企业等提供技术指导、订单销售多种服务。下一步,还将积极向资兴市一户一产业办、残联等部门争取,加大技能培训,为他们发展扶贫项目提供更多保障。

来源:资兴新闻网

作者:张亚辉 袁孟彪

编辑:龙志飞 欧文君

三审:龙志飞

本文链接:https://www.zixingxinwen.com/content/2020/02/26/681121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资兴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