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智慧管理为资兴民政工作插上翅膀

来源:资兴新闻网 作者:谢宝刚 谢爱芳 凡斌 编辑:龙志飞 欧文君 2020-04-21 17:15:02
—分享—

4月21日,笔者走进资兴市东江街道水电路社区,社区居民王秋香、王艳香、王素珍等正在扫二维码关注“资兴掌上民政”。居民王丽珍,王武林等正在用手机扫身份证及救助申报资料,高兴地说:“我们用智能手机就可申报低保了”。社区主任胡江斌说,通过“资兴市社会救助智慧管理平台”,让困难群众足不出户就可申报低保,系统可自动核算比对,街道和民政部门可快速核实审批,这是一个惠民便民的现代化平台。

近年来,资兴市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总体要求,积极探索利用现代互联网科技助推民政工作,把智能手机作为民政服务办理的个人终端,个人救助通过“资兴掌上民政”平台提出申请后,乡镇(街道)、村(社区)在数据管理系统中接收群众的申请信息及相关数据,根据申请情况进行民主评议、入户调查、公示、审核上报等程序,实现了“一网、一门、一次办”,为民服务触角延伸到了百姓家。

东江街道民政办主任张华英说,以前,困难群众统一到乡镇或村(社区)集中申报,群众办事需要多头跑。现在“让数据多跑,群众只跑一次”,服务对象用手机点一点就可即时办、移动办、自助办,也可以委托他人申报、到村(社区)申报、上门办理等四种方式,畅通了救助渠道,透明了救助政策,“群众办事方便了,基层工作量也减轻了,行政成本也降低了,真正利民便民。”

资兴市社会救助智慧管理平台采用了国家及省统一的设计标准,将《低保等社会救助对象认定办法》与《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办法》直接融入,由原来单一的民政部门系统改造升级为全市的统一认定平台,实现了上下级民政部门、民政部门与同级部门之间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同级各相关部门既是数据的提供者也是数据的使用者,从服务民政转向服务民生。系统与“资兴掌上民政”服务平台对接,市民通过手机就可快捷高效地办理包括城乡低保、特困救助、临时生活救助、慈善救助等救助申请及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儿童数据信息采集和养老服务管理、婚姻登记预约、社会组织登记申请等民政业务。能直接通过后台数据核算比对,核对个人经济收入状况、财产状况等。谁有车、有房,是否领取养老金等,只要拿身份证一刷,便一目了然,实现了社会救助与经济收入核对“一体化”,且精准高效。

州门司镇民政办主任赖广胜说:“这套系统可自动核算、数据比对、人脸识别、失信惩戒,是一套真正的智慧管理系统。”

赖广胜介绍,当收到资兴市政府新出台的《城乡低保等社会救助对象认定办法》后,文件还附有“低保申报家庭核算表”“家庭收入核算标准”等4张表格涉及上千个数据,粗略一看,担心基层经办人员核算核实工作量会增加,脑壳发晕,感到压力很大。通过对智慧管理系统的操作培训和系统测试检验后得知,管理系统能自动分析计算救助对象收入,有“人脸识别”功能,救助对象中“死亡人员”能及时退出,建立了失信惩戒机制,能将查实为虚报、瞒报的人员,纳入个人征信系统(黑名单),让各类救助政策轻松落地,公平、公正、透明,提高救助精准度,降低工作风险,经办人员的工作量却减轻了,自己如释重负。

资兴通过“五化”民政建设,创建“互联网+民政服务”模式,探索社会救助智慧管理,民政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提高,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来源:资兴新闻网

作者:谢宝刚 谢爱芳 凡斌

编辑:龙志飞 欧文君

三审:龙志飞

本文链接:https://www.zixingxinwen.com/content/2020/04/21/708928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资兴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