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兴始终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坚决扛牢守护好东江湖“一湖碧水”的政治责任,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成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两山”实践示范区,绘出了一幅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的生态美卷。
在兴宁镇杭溪村传洪名贵鱼流水养殖基地,一口口高密度鱼池,规范、整齐。在基地负责人樊传洪的投喂下,一条条鲈鱼欢快的跃出水面,争抢鱼料。
像樊传洪这样的标准化养鱼基地,我市现有22个。长江流域实施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后,我市实施了两轮网箱退水上岸集中攻坚行动,实现了东江湖养殖网箱、养殖用房全部“清零”。“以前我也是用网箱养鱼,也全部退水上岸了,到现在就是转产转型,发展特种水产养殖,鱼的品质要更好,再一个就是更生态环保。”市传洪名贵鱼流水养殖基地负责人樊传洪说。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东江湖保护“一号工程”,强力推进环湖区域矿山企业退出、规模畜禽养殖退养、网箱退水上岸、非法水上餐饮退出、农村集镇区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等工程,总投资16亿余元的亚行贷款东江湖生态保护和治理项目已经全面完工,环湖乡镇集镇区污水收集处理实现全覆盖。2019年,东江湖被评为“全省美丽河湖”,东江湖一级保护区水质常年保持在国家一级饮用水标准。全市2个国控断面水质达Ⅰ类,6个省控断面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Ⅱ类,地表水环境整体水质为优良,真正实现了“水更绿”的目标。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美丽、富饶的东江湖,是资兴人共同的宝藏。近年来,资兴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保护好东江湖就是最大的政绩”的理念,始终坚持保护优先,不仅让东江湖的水更清(绿)了,也让群众的心更暖了。
近年来,我市针对网箱退水上岸、畜禽养殖退出等人员,专门组织开展了水果种植、厨师、民宿等行业的技术技能培训,村民们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
在“大保护”的前提下,我市还充分挖掘东江湖“水元素”,做活可持续发展“水文章”,大力发展大数据、生态旅游、生态种养、生态食品等与水相关的“绿色产业”,使东江湖的“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老百姓的“金山银山”。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挖掘本土优势生态资源,释放生态红利富泽百姓,这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资兴样本,也是资兴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写照。
此外,资兴市实行东江湖流域公益林永久禁伐、东江湖区域水陆通道可视天然林和非公益林十年禁伐,增划市本级公益林永久禁伐面积20多万亩。实施荒山荒地造林、低产改造及补植补造林21万亩,建设水源涵养林面积39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由2012年的71.08%提升至2021年的76.2%。一系列举措的实施,让资兴的山更青了。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资兴深入践行‘两山’发展理念,坚持走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以增绿增质增效行动为主方向,以生态保护修复为主抓手,实现了“远山青如黛,目之所及皆是绿。”市林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曹方丽说。
此外,资兴还关停淘汰了一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圆满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任务,城市的天更蓝了,城区空气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改善。2021年,资兴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5.3%。
郴州市生态环境局资兴分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树光说:“资兴市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主战场,我们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底线思维,强力推进东江湖保护,深入打响蓝天保卫战,持续开展‘夏季攻势’‘利剑行动’,初步形成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的绿色发展模式。”
资兴市坚持生态优先,擦亮绿色发展底色,统筹“生态”和“发展”,用一张张“绿色名片”,撬动全域旅游发展,带动乡村振兴,走出一条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来源:资兴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袁勇杰 袁冰 肖晨威 李春银 李芳
编辑:陈如婧
二审:袁勇杰
三审:廖英武
本文为资兴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zixingxinwen.com/content/2022/10/14/11934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