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功平,1990年2月出生于湖南省郴州市资兴市州门司镇水南村吕家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大专文化,转业士官,父母是地地道道老实本分的庄稼人。
吕功平 从小少年立志
吕功平9岁那年,发生了一件让他刻骨铭心的事,1999年5月,父亲因长期操劳,加之身体不太好离开了人世,当时全家都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因为这个事让家人和亲属都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之中,那年他哥哥才13岁。从那时起家庭所有的负担都落到了他母亲一个人身上,刚开始这几年,因为生活压力太大,母亲身体不好,三年之间做了两次手术。他的母亲常常以泪洗面,常拉着兄弟俩的手含泪说道:“儿呀,一定要听话,努力的学习,将来做个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渐渐地,母亲的身体也得到了恢复,他母亲就立下誓言:不管前方的路有多难,都坚持不再改嫁,再苦再累也要将俩兄弟抚养成人。吕功平回忆说,在那个年代,农村的收入过低,父母会常常因为家里没钱不够吃发生不愉快。
作为一名农村妇女,他的母亲是一个特别坚强的妇女,一个人种10亩的稻田,养两头母猪,拼命的操劳,供他兄弟俩上学,经受各方面的压力,但他母亲平日里对吕功平兄弟俩要求特别的严格,从小就教育兄弟俩自立、自强,不要去和别人家的小孩去攀比,努力读书,长大了一定要做一个有出息的人。吕功平从小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成长,父亲走后的那几年,他经常在半夜时分一个人哭醒,就因为父亲的离去,他看到母亲为了兄弟俩读书,吃了那么多的苦,他思想上慢慢的沉积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美德。吕功平记得,母亲每天都是凌晨四点钟就起来筛稻谷,吃饭也是饥一顿饱一顿。十多岁的吕功平看到自己的母亲,心里这么苦和劳累,就特别心疼我母亲的处境,思想里那颗正义的种子也慢慢的在心中萌芽,立志长大后要做一个行善积德、大义凛然帮助穷苦老百姓的好人,因此,吕功平从那时起就变得特别懂事与勤奋。每到周末时就立刻回家帮着母亲一起干农活,帮忙母亲分担家庭生活上的重担。
勤学苦练 把青春献给部队
时间翻到2008年,转眼间吕功平成长到为18岁年轻小伙子了,正值高中毕业,母亲是知道儿子的心事,要出去赚钱,想早点承担家庭的重担,也就遵从了他的意向,不去上大学早点赚钱,也就是这一年的春节,他的一个表叔来到他家走亲戚时,谈到个人前途的问题上,问小吕有没有想去当兵的意向,当时他的意见也不是特别的坚决,但是把这个事答应了下来,转眼到了来年的9月份,当时正在广州打工的吕功平,接到了家里打来的电话,让他去应征入伍,就这样,他开始了军旅生涯。刚到部队,他有点不太适应部队的这种紧张的生活和严格的军事化管理,经常打电话跟母亲诉说特别的累,有想回家的念头,就在此时,部队排长陈明军,发现小吕不安的表现,并给他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见他的情绪特别低落时,给他做最爱吃的湘菜,还给他讲了特别多的人生道理和一些待人接物的规矩,就这样,在部队首长的精心呵护和教导下,以及母亲和家人的支持下,他成功熬过了最坚难的时刻。他常常回忆母亲的一句话就是,“你现在已经是名武警战士,肩上背负着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责任,一定要在部队好好表现,做一个充满正义感与责任感的人”。经过在部队的摸爬滚打和部队首长及战友的精心栽培与鼓励下,吕功平在政治思想、军人作风、军事素质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加上部队首长和战友们的关心爱护,特别是陈明军排长,是他第一个找吕功平谈心,了解他有没有报考军事院校这方面的想法,并且再三的嘱咐吕功平要好好表现,把工作干得出色一点,争取能考个士官院校,为部队争光,为自己也为家乡父老争气,就是在这种正确思想引导下,使吕功平迅速的成长起来,每当他特别难过的时刻,都会想起部队首长和母亲的教导,“不管有多么的艰难都要向前看,勇敢的大步向前闯”。
时间到了2010年9月份的时候,吕功平不负众望,顺利地考入了武警杭州指挥学院(基层后勤管理专业)学习,从这时开始接触基层后勤工作,服务官兵的衣、食、住、行, 2011年7月,吕功平从学校分配到宝鸡支队眉县中队,当时正值中队炊事岗位缺编,他第一个报名,从普通兵投身三尺灶台,锅、碗、瓢、盆,烹、炸、煎、煮,他每天睡得比战友们晚,起的比战友们早,就这样一干就是七年。
2017年,他转岗司务长,从基层一步步学起,学制度,学搭配,学保障,战友们每一顿丰盛的菜肴都留下了他辛勤的痕迹。在2018年支队集中组织勤训轮换时,他没有把自己当做成为一名后勤兵而落后于别人,在结业时,他以各科优异的成绩得到了领导和战友们的好评,改变了部队首长对后勤兵军事素质弱的印象。
日常生活工作中,处在司务长岗位上的他,对自身更是严格要求,“坚持不义之财不可取,自己的血汗钱要珍惜”。他亲力亲为带领后勤人员保质保量搞好部队后勤保障,并受到领导和官兵的一致好评。2018年12月还被大队评为“标兵司务长”,先后在2013年12月,2019年12月受部队嘉奖。
呼救声声就是命令
2020年12月退役,回到家乡,等待安置,在部队生涯中早就想考个驾驶证的他,回到地方的第一想法就是先考个驾照,报考后每天去练车,然后回到大兴西路湘建小区休息,时间一天天的过得飞快......
2021年1月26日上午10:40左右,他同往常一样,同资兴市平安驾校教练何小平(电话:13762530059)以及王书琼(电话:18175503192)等三名学员共5人,从桂阳科目二考场回资兴,(11:48)到达罗围公交站台,他和王书琼一同下车,走路回家(往鲤鱼江方向),当走到鲤鱼江大桥桥头时,突然听到桥下传来呼救声,“有人落水、有人落水了...…”的呼喊声,他随即往桥下看了过去,只见桥下河中有人落水,情况特别危险,一旁穿红色衣服的妇女吓得手舞足蹈,他让她赶快去找木棍救人,但她吓得已经慌了神,就在这时候,他叫一旁的王书琼大步通过桥边的台阶跑了下去,只见落水者已经在水里挣扎了几分钟了,已经开始往下沉,估计吃了几口泥水,当时他拼命的喊周围的路人快下来救人,但也无济于事,就在这时,发现溺水者顺着河水正往桥下游漂的时候,他是灵机一动,在桥边绿化带的树底下找了一根长的木棍,把落水者小心翼翼的挑到岸边,待到手能拉住时,他迅速抓住落水者衣服后面的帽子,一把将落水者拉上了岸,然后叫在一旁穿红色衣服的女子把落水者抬到路面上桥头的交通治安岗亭内,把落水者放在烤桌的凳子上,把所有的衣服都给脱了下来,然后把他身上的外套给他披上,只见落水者冻的发抖,嘴里还留着长长的唾液,情急之下他再次拨打110报警电话(12:14)当时接到报警的东江派出所民警侯建(电话:18807351770)立马带两名工作人员赶赴现场,民警候建向他了解了事件的主要经过,核实情况落水者的真实身份(系资兴清江镇人何志琳)并填写完报警案件登记表后,他俏俏离开了现场,回到了鲤鱼江大兴西路住处。
救人事迹不胫而走传为佳话
落水者名叫何志琳,是资兴市清江镇玭珠村上羊屋石组村民,2001年7月13日生,患有癫痫病,父亲早逝,当时因癫痫发作落入水中。事后,何志琳的叔叔何社详经多方打听到救人英雄吕功平就住在该市鲤鱼江大兴西路湘建小区12栋1单元。27日早上,何社详带着侄子何志奇、何志琳从清江镇偏远的玭珠村出发,来到东江街道办事处,把感谢信和写有“无私救人献爱心品德高尚暖人心”的锦旗,送到了救命恩人吕功平手上,表示真诚的感谢,救人事迹不胫而走,在湖南红网、资兴新闻网等网络媒体上及当地街头巷尾中被传为佳话。
来源:资兴市文明办
作者:资兴市文明办
编辑:欧文君
二审:李科
三审:廖英武
本文为资兴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zixingxinwen.com/content/646655/62/12095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