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金艳,女,资兴市第二人民医院内二科护士。自1996年卫校毕业以来,从事着临床护理工作已有26年。她在工作中都是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经常不分昼夜在科室参与抢救危重患者。
“医生,护士快来,这个患儿溺水了,快来抢救。”她当班听到,都是以最快的速度出现。为患儿清理呼吸道,予以人工心肺复苏、静脉输液维持生命体征,吸氧、心电监测、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等;“护士,快来这个患儿掉粪坑里了,快来抢救。”她强忍着恶臭为患儿清理呼吸道、进行人工心肺复苏、静脉输液、吸氧、心电监测、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等对症处理;“护士,护士快点来看一下我家宝贝,吃了家中灭鼠药搅拌的苹果丁,快来救救这孩子。”她立马为患儿静脉输液,插胃管洗胃等对症处理。她周而复始每天都做着这么平凡的工作,永远将生命放在第一位。众所周知,儿科静脉穿刺操作技能是儿科护理第一关,也是最难的一关。她为了调整穿刺时的紧张心理状态,熟练掌握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操作技能,经常下班之后勤加苦练,打下良好的基础。科室遇到危重患儿抢救,她都随叫随到,亲临一线,参与抢救。基本能做到一针见血,减轻患儿痛苦,赢得家长信任。她还将自己的临床经验,毫无保留的教给实习生及年轻的新进护士。
26年来,有过不少难忘的救护事迹:有过印象深刻出诊,桂东修建炎汝高速公路时,路基不稳,拖水泥大卡车因路面塌陷,侧翻至一百多米深的山底。她们披荆斩棘开辟道路走到山底,对伤员进行救治,包扎伤口、夹板固定、静脉输液维持生命体征,争分抢秒把伤员再从山底抬上救护车,安全转运到医院,因救治及时几名伤员均完全康复出院。
还有一次连坪陈康村一名产妇更是辛苦,并且惊心动魄。那个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的夜晚,救护车行至河边,没有桥、没有路,她们冒着危险从湍急的河水中渡过。车行驶至湿滑泥泞的半山坡,司机再好的技术,车轮都不听使唤,左右打滑,救护车无法行驶,司机催促她们赶紧下车。她们只能借着电闪雷鸣的光,踏着滑滑的烂泥巴,深一脚,浅一脚,步行走到产妇家中。迅速查看产妇,做了产检,产妇情况紧急,疼痛导致不能行走。九十年代,担架简陋,无法固定翻来覆去的产妇。时间就是生命,怎么办,情急之下她眼睛一亮,灵机一动,果断用产妇家的竹躺椅,把产妇绑着,艰难的从山上抬下来,到救护车上。她们不管不顾雨水打湿了全身,将产妇却保护的十分周到,全身未湿。从晚上12点钟出发接诊,到早上7点钟才安全抵达医院。这个有惊无险夜晚,整个医院都轰动了。最后,产妇安全生产,母子平安。产妇和家属非常感动,多次对她表示感谢,也让医院妇产科好评不断。
她现在所在的科室是一个特殊科室,五保老人专科特色病区。他们都是些无儿、无女、无人照料的老人,而且大部分都存在同一特色:就是特脏、特臭、特不配合、特不正常。但她对这些五保户都给予十分的耐心、特别关心、特别爱护、特别照顾,做到优质护理服务,微笑服务。为五保户修胡须、剪指甲、端水、喂饭,擦澡等基础护理工作。冬季天气寒冷,看到这些老人衣着单薄,她还把家中的旧衣服送给老人御寒。经常照料瘫痪在床的患者,端屎端尿、翻身拍背,为大小便失禁的病人,清理卫生,将每一位患者都看待成自己的家人,尽心照料。让每一位病人感受到,没有亲人胜有亲人的温暖。
曹金艳,对工作能吃苦耐劳,兢兢业业,成为爱岗敬业之人,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创造辉煌。
来源:资兴市文明办
作者:资兴市文明办
编辑:陈如婧
二审:李科
三审:廖英武
本文为资兴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zixingxinwen.com/content/646655/65/12070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