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子立,男,1983年3月出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资兴市三都镇碑记村党支部书记。2000年,他应征光荣入伍,在云南某部队服役两年。2002年退役回家后,他先后跑运输、当驾校教练。短短的两年军旅历程和多年的社会磨砺,锻造了曹子立正直、干练和真诚的品质,一直以来被村民广为称颂。2021年,他响应组织召唤,凭借不错的口碑和老百姓的信任,以高票当选了村书记、主任,放弃高薪收入加入到建设家乡、服务家乡的村干部队伍中,接下了乡村振兴一肩挑的重任。
近两年来,碑记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迎头赶上,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这其中离不开“兵支书”曹子立的辛勤付出。
返乡:赢得群众口碑担任“兵支书”
碑记村是原碑记乡政府的所在地,有14个村民小组,482户,1486人,现有党员48人,土地面积9800亩,其中耕地面积2500亩,山林面积5800亩。在村上任职后,曹子立践行“脱下戎装,奉献地方”的诺言,保持军人本色,迅速投入新的工作岗位,加压奋进,凡事多看、多问、多做,事事亲力亲为,遇到问题积极请教,带领村“两委”班子团结务实,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积极向上的状态开展各项工作,成为乡村振兴“排头兵”。他坚持以党建引领发展,筑牢基层战斗堡垒,突出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积极调动普通党员、广大村民参与村务的积极性;2021年在三都镇政府综合考评中荣获第三名。
夯基:停滞不前的村容村貌换新颜
碑记村合并之初,全村几乎处于一个停滞状态,数十年基础设施没有改变。为改善全村人的人居环境、打造宜居美丽乡村,曹子立带领支村“两委”班子到处争取资金,加大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村级组织的阵地建设。
为方便办事群众,改善办公环境,在曹子立的努力下,碑记村把原设在二楼村级政务大厅搬迁至一楼。同时,安排了党员活动室,建设了标准的视频会议室,村部办公设施和环境得到大大改善,办公效率和为民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为改变农业基础设施落后面貌,帮助广大群众增产增收,碑记村争取了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此项工程的实施对碑记村600多亩农田的灌溉、排水、机械化生产等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条件,大大提高了农田利用率和附加值。同时,曹子立多方争取资金对碑记组、深江组的老石桥、老建筑进行维修,修缮重建了两所老年文化活动中心,对公共区域进行美化、亮化,改善两个居民小组群众人居环境,丰富了当地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发展:两年实现村集体经济从0到100000
村集体收入一直是碑记村的痛点、难点,2021年前碑记村的集体经济为0。曹子立上任后,他通过多方途径引进储发牧业养殖场,并将支部农场鱼塘流转承包,实现了村集体收入7万元。同年,支部农场扩大流转土地30余亩种植莲藕,套养荷花鱼;2022年,转包给个人老板经营,每年为村集体增加租金收入15万元。他深知要想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走自己的路,因地制宜,依托本村土地资源优势,和其独特的气候条件,走自己的特色。有了第一桶金,2022年,碑记村支部农场又流转土地50多亩,种植无镉优质水稻36亩,种植莲藕22亩。支部农场种植的无镉生态米一经推广得到了广大品尝者的一度好评,如今市场价每斤可卖到10元,预计2023年集体收入可增长到15万。仅仅两年时间,碑记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了从零到10多万元的跨越。
曹子立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人民的兵,我将始终全身心投入到碑记村的发展上来,为实现乡村振兴发展贡献最大力量,让我们全村越来越美,大家都过上好日子”。
来源:资兴市文明办
作者:资兴市文明办
编辑:何城基
二审:李科
三审:廖英武
本文为资兴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zixingxinwen.com/content/646656/56/12142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