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家庭美满幸福、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石。在我们资兴市黄草镇高田村伙坑组,就有这么一个孝老爱亲的故事。
张红梅,高田村伙坑组村民,今年44岁,当年她和丈夫朱江华在广州从化打工时认识,一眼定终生,追随爱情从千里迢迢的四川都市嫁到了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穷乡僻壤的高田村伙坑组。那时的她,乐观开朗,活泼俏丽,风华正茂,对村里人都笑意盈盈,礼貌而亲切。她的到来,令沉闷的乡村都增添了一抹春意。
2000年结婚时,她家六口人,公公婆婆弟弟妹妹,一家人和和睦睦。她的到来也令这个家发生了喜人的变化。在家没什么出路,就和丈夫商量,寻思着到镇上发展,大胆投资入股水上客运,和人合伙做旅游服务业,家里生活慢慢改善。期间,婆婆意外去世,她长嫂如母,一手操办好弟弟妹妹的婚事,便在他们的生活和事业上给予扶助照顾,带动他们一起勤劳致富。现在弟弟妹妹都已在县城买房买车,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对待公公,就像亲生父亲一样,关怀备至,事无巨细。叮嘱他在家不要太过劳累,在家太冷清就叫他搬出来和他们居住,一切的开销都是她在打点计划,一切的发展似乎都在往理想的方向发展。
好人应该要有好报的,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在2018年,张红梅丈夫朱江华在几次感到身体不舒服后,到医院做了个全身检查,检查结果令她眼前发黑站立不稳---尿毒症 !多么绝望骇人的字眼!他还这么年轻啊,还有那么多的踌躇满志没得以实现,这些年的夫唱妇随,她习惯了他主外她主内的生活习惯,天塌下来都不怕。可现在的她必须面对现实了。从2018年到现在,四年多时间了,她老公不能做劳累或出力的活,每天都自己在家做腹透,期间几次病危,光治疗费用每月最基本的都达到五千多元。四年多时间,疫情就占了三年,什么生意都不好做。可她愣是没说过一句怨言,甚至没做过轻松筹,她说现在大家都难,我也不愿欠太多人情,凭着坚强乐观的意志,用心经营自己的小店,维持负担着丈夫的治疗费用、儿子上大学的费用、老人及家庭的开支。无怨无悔的操持着这个家。村里人只要提到她,无不竖起大拇指,一个普通的女人,凭借她的坚强善良,虽历经磨难,但在她的辛勤付出下,家庭和睦,儿子懂事,老人无忧,丈夫的身体状况也在维持好转中。
她总说,一切讲究缘分,今生有缘成一家人,那么再苦再难都要在一起。丈夫身体健康的话,她也是那个无忧无虑的开心果,但现在只能面对现实,迎难而上,永不放弃,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让家人过好!
都说名字中带梅的人都是倔强坚强的,看来真是这样,张红梅是个普通人,但她一路走来情真意切、坚强独立、乐观开朗,孝老爱亲的点点滴滴让我们看在眼里,真真切切地打动着我们。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像张红梅那样,坚守对父母对家人的责任和义务,学会用真心待人,以挚情爱人,传承孝老爱亲的美德,温暖更多的人心。
来源:资兴市文明办
作者:资兴市文明办
编辑:黄丽娅
三审:廖英武
本文为资兴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zixingxinwen.com/content/646747/61/12502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