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驾驶员在开车的时候
盲区是最容易忽略的一个地方
因为看不到
那么你知道汽车盲区都在哪些地方吗
今天就给大家讲一讲
PART 01
汽车在停止状态下的盲区
PART 02
汽车在行驶状态下的盲区
1.内轮差盲区
内轮差是车辆转弯时内前轮转弯半径与内后轮转弯半径之差。车子在转弯时,后轮并不是沿着前轮的轨迹行驶,会产生偏差,转弯形成的偏差叫“轮差”,车身越长,形成的“轮差”就越大,内轮差的范围也会跟着扩大。像水泥罐车这种大型工程车的车身都比较长,尤其是车头转过去后,还有很长的车身没有转过来,极易形成大型车辆司机的“视觉盲区”。
2.超车盲区
无论是超越前车或是与对向的车辆会车,驾驶人往往看不清前车或来车的前后情况,特别是要超越公交车等大型车时,超车盲区更大。
3.山路盲区
我们都知道,山路比较崎岖,弯道很多,而在S 形弯路转弯时,后方恰恰是驾驶人的视线盲区。
4.光线盲区
除了上述几种盲区,还有一种盲区是光线盲区,比如驶出隧道时,眼睛会突然受不了光线刺激,而出现看不清的状况。还有在夜间行车时,突然被强光刺激也会出现短暂的光线盲区。
PART 03
事故率最高盲区之车前方
车子的正前方对于成年人,或者身高高于1米的儿童来说,即使站在车头前也不存在盲区。不过对于身高在1米以下的儿童来说,却是一个大盲区。如果你坐在车内,可能完全不会留意到有儿童跑到了正前方。
PART 04
事故率最高盲区之车后方
车子后方因为距离驾驶位远且中间阻隔多,所以盲区区域是最大的。车后方的盲区造成的意外多数是因为倒车时,没有发现车后方的人或物。
那我们如何避免因为盲区
而导致的事故呢?
01
提前观察
汽车行驶中,虽然盲区不会减少,但是我们的视角在不断变化,提前观察可以减少盲区造成的影响。比如倒车前,就提前看好准备倒车的线路上有无障碍;前行时,要多多观察后视镜预判四周交通状况。
假如发现原本在车后的车辆从室内后视镜和两侧后视镜中消失,就要考虑它是否正处在你的车辆后侧盲区中,如果此时准备变线,需要扭头确认后再操作。
02
调节后视镜
恰当调节后视镜,例如,要让自己的车身在后视镜中出现一小部分,以便判断相对位置,还要将镜片角度尽量向外调,以减少盲区。此外,让道路占据镜面面积大约1/3,这样可以挪出更多空间来观察道路上的交通状况。而且还要注意让整个后车窗出现在室内后视镜中,并尽量让后视镜看到车后更远距离。
03
绕车观察
上车前,绕车观察一周很有必要,看看车辆周围有无人、动物以及其他障碍物等,然后再启动汽车,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04
左右观察
若急转弯时,A柱挡住了视线,扭动下脑袋就可以避过盲区。若要变线,除了看外侧后视镜,也要扭头看看车辆侧面有无车辆靠近。
05
切勿盲目驾车
不做没把握的事情,千万别盲目驾车,尤其是倒车时,若未弄清楚车尾情况,宁可下车观察也不要凭直觉倒车。此外,视线不好,如遭遇大雾、夜间车灯损坏等情况,建议靠边停车,等问题解除后再开车。
来源:甘肃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
编辑:黄丽娅
二审:林依娜
三审:廖英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