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管理方面就是用有机肥,开始的第一年,每亩产量200-300斤,去年亩产500斤左右,今年预计达到亩产800斤。”滁口镇大江村承包大户唐甲社说。日前,记者在滁口镇大江村看到,村民们正在“旱改水”示范田里,忙着抽水、追肥、犁田、水稻移栽。
眼前,这位驾驶着旋耕机穿梭田地里的,是村里水稻种植大户唐甲社。今年他共流转了45亩“旱改水”稻田,这已是他的第三个年头规模耕种了。三年来,他感受最大的是,政策越来越好,产量一年比一年高。
唐甲社告诉记者,以前村里的这片土地肥力不足,囤不了水,无论是自家耕种,还是租给别人,收入都是很低。后来,在政府引导下,当地因地制宜,从调整种植结构入手,对集中连片地势高低不平和产出效益低的旱地,实施“旱改水”工程,并持续改良土质,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我们前期通过入户宣传、召开屋场会等方式大力宣传,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如修建机耕道、完善水利灌溉设施等,目前我们在大江村实施‘旱改水’60多亩,进展顺利,成效明显。”滁口镇副镇长罗琼威说。
“旱改水”工程的实施,在提高土地产出效益的同时,更好地做到了藏粮于技、藏粮于田。当地还通过实施系列惠农政策,对种植大户发放每亩150元的种植补贴和农机具补助,大大增强了当地村民的耕作积极性。目前唐甲社的示范田里吸收了当地20人就业,每人每天可获得120元的收入,助推耕地保护与群众就业增收,同步推进。
来源:资兴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王杰勇
编辑:黄珊珊
三审:廖英武
本文为资兴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zixingxinwen.com/content/646841/83/14054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