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京,一年级小学生,家住汤溪镇,由于家庭原因,从小孤僻胆小、少语、缺乏安全感。在了解到小京的情况后,汤溪镇社会工作服务站的社会工作者何冬梅主动上门,用爱与陪伴,让他走出了封闭的“世界”。
通过了解小京的特点,何冬梅发现小京有消除交往恐惧需求,有发现闪光点、提升自信心需求,有学业辅导的需求,有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的需求。通过运用家庭治疗、心理社会治疗模式,采用接触、交流、玩游戏的形式,何冬梅让小京慢慢地接受了自己,并成为了朋友。她说:“消除他社交恐惧成为我工作第一步,我通过和他说‘小京,吃了我帮你剥的这粒糖,我们就是好朋友了,小京,阿姨脚扭伤了,你要帮助我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小京,我想看看你家种的菜,你家菜园在哪里’这样的形式,让小京的心与我慢慢拉近,也让他通过帮助扔垃圾、带我去菜园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自信与价值。”
从那以后,何冬梅隔三差五就去小京家,陪他一起聊村里的奇闻趣事,聊学校的一草一木、好人好事;陪他一起去菜地除草、一起爬山;陪他一起他玩他最喜欢的搭积木、跳健康操、完成老师安排的作业。“每次任务的完成,我都会大声鼓励表扬,给予小小奖励。多次的接触互动、角色扮演,小京对我放下了警惕,接受我的帮助了,建立了信任关系,帮助小京提升社交技巧和应对不同环境能力,教会小京如何表达自己与人沟通交流的方式方法,恢复社交能力。”何冬梅说。
在长期的接触和陪伴中,为了给小京营造一个温暖的环境。何冬梅邀请小京参加社工站举办的小组活动和读书分享会,让他上台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消除社交障碍。多次上门走访小京邻居和小伙伴,希望他们每次看到小京给他一个热情问候。给学校老师们说明小京的特殊情况,让老师们对他多加关注,让小京融入他人或集体生活,从社会层面给予小京支持。邀请小京父亲和爷爷奶奶参加家庭照顾教育能力提升、亲子关系讲座,为小京家人提供支持,从家庭层面给予小京支持。
努力得到了回报,现在的小京有了好的变化,变得很爱笑了,精神饱满,眼神有光,活泼可爱,主动向熟人打招呼,遇到陌生人不再闪躲,还积极参加社区各种活动。想念爸爸妈妈的时候还会主动发视频说说心里话,主动帮助爷爷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学习成绩也有明显提高。“有一次,小京和我说,阿姨,你是我最好的朋友啊,我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是最快乐的。当我听见那句话的时候,我也是最快乐的。”何冬梅说。“幸好及时遇见了你,现在我孙子恢复了正常。”小京的爷爷和奶奶对何冬梅万分感谢,激动地说。
“小京个案援助的成功,也给我留下了许多思考。儿童渴望父母的陪伴,成长的陪伴非常重要,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务工,爷爷奶奶的隔代照顾只是吃饱穿暖,不懂与孩子交流,忽略了孩子本身的想法,导致孩子出现一些问题。作为一个社会工作者,有责任用心去关注留守儿童,让他们感受世界春天般的温暖,展露出阳光般的灿烂笑容。”何冬梅说。
来源:资兴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何冬梅
编辑:欧阳雨桐
三审:廖英武
本文为资兴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zixingxinwen.com/content/646849/74/13953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