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5岁的谢池江,与共和国同龄、同命运、共成长。他曾担任过蓼江镇东湾村党支部书记,为村里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如今,他过着安逸幸福的晚年生活。
谢池江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家,有兄弟姐妹7人,日子过得比较艰难。回想起过去的日子,谢池江感慨万分,“小时候就是饭都没有吃,那个时候是吃红薯,吃不饱,现在就是吃好的,补品。”
已步入古稀之年的谢池江,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他说,吃穿不愁,住得舒心,平日里,自己就种点菜,不仅可以收获新鲜健康的蔬菜,还能锻炼身体,陶冶情操。从缺衣少食到不愁吃穿,70多年来,他感受最大的是,祖国强大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
他1970年开始在村里任职,后来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在蓼江这片热土上,洒下了汗水,作出了贡献。走在这条熟悉的乡间小路上,他仿佛又回到了那段光辉岁月。“从我们这条路确定,第一就是开党员大会,开村民代表大会,要想富就要先修路。那个时候,没有机械设备,都靠人,每一天有两百多劳力上工地,一段一段地分。后面是搞通了,就开始通三轮车了、板车了。”谢池江说。
那些年,谢池江带领党员干部和村民将“百亩沙洲变果园,千亩荒山变林山”,先后创建了村级林场、村级果场、村级砖厂、村河沙场等,村里的面貌焕然一新,村级集体经济也逐渐壮大起来。“三月枇杷,四月梨,五月桃子、杨梅,七月枣,八月梨,九月柑橘红皮,吃到九月都有水果,我们村树绿、花好看,空气又好。”谢池江说。
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谢池江沐浴在党和新中国的阳光下,日子过得幸福安康。目前,谢池江的身体还很硬朗,他说,喝水不忘挖井人,自己的好日子,是党和国家赋予的,要感恩党和新中国,今后,还要继续发挥余热。“我和祖国同岁,感到骄傲,感到自豪。”谢池江说。
来源:资兴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英武 陈如婧 刘震寰 谢泽雨
编辑:黄珊珊
二审:林依娜
三审:廖英武
本文为资兴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zixingxinwen.com/content/646854/65/14378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