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江湖:治水“学霸”的“两个百分百”答卷

来源:资兴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杨波 雨桐 曹精元 编辑:欧阳雨桐 2025-08-06 15:45:44
—分享—

我市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系统治理,高强度推进污染清退、严格执行准入制度,强化流域生态治理,悉心守护东江湖的生态底色,让这片碧水成为水环境保护领域当之无愧的治水“学霸”。

盛夏的东江湖,碧水蓝天相映,美如画卷。在清江镇青草村,覆盖防虫网的蜜桔园铺陈于青山绿水间。当前是东江湖蜜桔梳果、控夏梢与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村里的4500亩蜜桔园中,80%以上普及了网室栽培技术,通过阻隔柑橘黄龙病的主要传播者-木虱,减少农药使用量。

“使用柑橘网室栽培技术,每100亩果园的农药使用量可以减少30%。这不仅提升了柑橘的品质,也减少了水土流失和农业面源污染‌。” 市移民经济开发服务站高级农艺师黄晓山介绍说。

我市对柑橘网室栽培技术实行项目补贴制度,并对果农开展技术培训,既减少东江湖农业面源污染,又促进果农增收。目前,全市已有1.2万亩蜜桔园推广使用了网室栽培技术,每亩产量可提高5%。

在青草村的果园附近,有四座日处理能力5至15吨的生活污水处理池,村民家中的生活污水通过管网集中至此,经处理后水质达到国家一级A标排放标准,如今,村里的生活污水处理率已实现100%。“因为我们东江湖的水质很优质,今年游客也很多,一天可能卖几百块钱小水果。” 清江镇青草村果农李社山高兴地说,生态优势正实实在在变成村民致富的“钱袋子”。

受去年洪灾影响,我市有12座集镇污水处理厂站及配套管网遭到不同程度损毁。当地立即启动应急处置程序,在镇区河道沿线安装多套一体化应急处理设备,修复并疏通受损管网。在州门司镇,集镇污水处理站于今年2月重建恢复运行后,还对管线、管井实现了坐标定位,实行精细化管理。“我们州门司污水处理站恢复重建项目的完成,可以有效地集中收集、处理我们镇区每天大约400立方左右的生活污水。” 市污水处理中心主任袁建强说。

汛期来临后,降水增多加大了面源污染的风险,连日来,我市环保部门通过人工取样、无人机监测等多种作业方式,对113处入河()排污口逐一排查溯源,按照“水质数据+地理信息”建立管理清单,实现“一口一档、溯源到底”。“对全市重点河流、湖泊开展入河排污口的排查、监测、溯源、整治工作,全面摸清入河排污口的底数、建立问题清单,建立入河口排查整治和管理工作体系。”郴州市生态环境局资兴分局污染防治和环境管理股负责人袁孟标介绍。

随着郴州市及东江湖流域内三县一市区域共治不断深入,东江湖也成功实现了从“治湖泊”到“治流域”的转变,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当前已修复湖滨河滨湿地4550亩,自然岸线保有率98.98%;流域内化肥总量减少499.5吨,磷肥纯量减少67.5吨;东江湖年均水质连续9年保持地表水Ⅰ类标准,全流域水质达标率、优秀率均保持两个“100%”。

同时,我市积极探索量化东江湖流域“绿水青山”价值体系,着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如今,闻“人间天上一湖水”之名前来的游客量也年年递增。今年1-6月,东江湖旅游景区接待游客124.09万人次,同比增长21%,其中粤港澳大湾区游客占比达50%。我市更是成功入选2025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排名全国第五,正用生态与发展的“双优答卷”,诠释着“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生动实践。

来源:资兴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杨波 雨桐 曹精元

一审:欧阳雨桐

二审:黄欣

三审:董建锋

本文链接:https://www.zixingxinwen.com/content/646942/98/1518298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资兴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