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兴宁镇的5000余亩中稻迎来成熟期,农户们抢抓农时,陆续开镰收割,并全力保障秋粮颗粒归仓。在光田村,饱满的稻穗籽粒压弯了稻茎,随风起舞,稻田在阳光下闪耀着金灿灿的光辉,空气中满是清甜的稻香。
村民陈继民今年种了5亩水稻,正值稻谷成熟,他和家人采取手工加机械作业的方式,让稻谷归仓的同时,将水稻秸秆售卖给当地的养牛户,再赚取一份收入。
“我去年减了产,今年就增了产,今年增了一吨左右的谷子。” 陈继民高兴地告诉记者。
去年受洪灾影响,陈继民家中受损,种植的水稻大多都被淹没,村里的水渠也被冲毁。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村里的农田逐步恢复,水渠也得到修复,今年,陈继民又和往年一样种起了水稻,一亩产量比往年增加了200斤。
截至目前,兴宁镇灾毁耕地已修复3800余亩,其中,种植水稻780余亩,当地通过积极开展水渠、拦水坝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修复,保障了2600多亩耕地的灌溉需求。
来源:资兴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曹裴媛 雨桐 刘林江
一审:欧阳雨桐
二审:黄欣
三审:杨波
本文为资兴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zixingxinwen.com/content/646943/56/15276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