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芙蓉国评论·资新评丨春风拂开千重锦 自贸星辉绘就新篇章

来源:中共资兴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编辑:欧阳雨桐 2025-04-28 16:17:51
—分享—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工作作出系统部署。从黄浦江畔的“试验田”到覆盖全域的“创新链”,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历经十二载探索,正以《意见》为新起点,开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征程。

制度创新,破茧开放型经济新图景。制度创新是自贸试验区的核心使命。从上海自贸试验区率先试点“负面清单” 管理模式,到海南自贸港实施“零关税”政策,中国始终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打破体制机制壁垒。此次《意见》提出的“5 个自由便利 + 1 个安全有序”政策体系,更是将制度型开放推向新高度。例如,允许境外知名仲裁机构在自贸试验区设立业务机构,为国际商事纠纷解决提供“中国方案”;开展含金矿砂物理混配等保税物流创新,为资源型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这些“允许类”改革举措,犹如“金钥匙”打开了要素流动的“阀门”,让全球资源在自贸试验区内实现高效配置。

产业升级,点燃新质生产力强引擎。自贸试验区的价值不仅在于政策突破,更在于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意见》明确提出“打造高能级科技创新生态”,要求自贸试验区通过制度创新整合创新资源,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湖南自贸试验区郴州片区也一方活力开放的发展热土,依托“世界有色金属博物馆”的资源禀赋,率先推行省级绿色工厂创建奖补政策,引导郴州钨纳入绿色供应链体系,获评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为传统资源型城市产业升级转型提供了“郴州样本”。

区域协同:共绘内外循环同心圆。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自贸试验区正从“单兵突进”转向“协同作战”。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区域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形成“雁阵效应”;中西部自贸试验区依托中欧班列、陆海新通道等开放平台,成为连接“一带”与“一路”的枢纽。《意见》特别强调“促进自由贸易试验区产业协同联动”,要求打破区域壁垒,实现要素自由流动。

作为湖南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前沿阵地,郴州片区的发展历程堪称内陆开放的“突围样本”。创新构建“对口协作+跨省联动+国际拓展”立体化合作体系;首创“批供同步化”“五步法”等改革举措;推出“信易贷”服务,获评全国优秀案例;与香港品质保证局合作推动标准互认,与韶关、佛山达成438项“跨省通办”事项。这些实践不仅让郴州片区成为大湾区产业转移的“强磁场”,更在全国首创“粤港澳大湾区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备份基地”模式,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新范式。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的实施,既是对过去十二年改革成果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开放发展的总动员。从“试验田”到“高产田”,从“单项突破”到“系统集成”,中国正以自贸试验区为支点,撬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 “杠杆”。正如郴州片区在湘粤交界处书写的开放篇章,每一项制度创新、每一次产业升级、每一轮区域协同,都是中国以开放促发展、以改革谋复兴的生动注脚。当自贸试验区的创新浪潮汇聚成海,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画卷必将在开放合作中绽放更加夺目的光彩。

来源:中共资兴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一审:欧阳雨桐

二审:黄欣

三审:廖英武

阅读下一篇

返回资兴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