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聚焦灾后重建丨我市429座灾损桥梁修复即将完工,预计7月内可全部通车!

来源:资兴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曹 精元 编辑:曹精元 2025-07-04 09:35:57
—分享—

日前,记者从我市交通部门获悉,自灾后重建工作以来,我市交通部门通过因地施策,抢抓工期,科学施工,连续奋战,我市429座灾损桥梁修复工作精准高效推进,目前主体工程已全部完成,项目建设已近尾声,预计7月中旬可全部通车。

近日,记者在州门司镇春牛村回垅湾桥看到,目前桥梁主体已经完工,施工人员正在进行导流堤修建和周边的复垦复绿。“新拱桥搞好之后,第一个方便了里面群众出行,再过一个月左右,东江梨、生姜、西瓜还有楠竹(陆续上市),就方便农户出行出售。”州门司镇春牛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许爱林介绍说。

在回垅湾桥的重建工程质量把控上,建设者们从源头抓起,安排专人对施工质量实时把控,确保桥梁经得起时间和自然的考验。“这些原材料我们在何家山那里设置了一个专门原材料检测点,包括混凝土的检测,成立了一个实验室,对现有这个桥梁的所有材料,包括钢筋、水泥、河沙都要进行原材料的把控。”市交通局路政股高级工程师张杨波说。

据了解,我市灾损桥梁分布广且分散,加上道路蜿蜒曲折,给重建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每一座桥梁的重建都面临着不同的困难。在八面山瑶族乡田坪村的两江口桥,施工团队就遭遇了诸多难题:作业面狭窄,大型设备和材料难以施展;狭窄的乡道使运输工作困难重重;修建时一到雨季,河道水位便会快速上涨,给施工安全和进度带来挑战。面对 “行路难、开山难、治水难” 这三大挑战,施工团队没有退缩,凭借智慧和毅力,打出了一套精准高效的组合拳。“针对施工环境施展不开,作业面小的困难,施工单位在运输材料的时候大车换小车,白天运输车辆多改为晚上运输。对作业面小的困惑,就采用轮班作业、循环施工的办法。因这个地方洪水汇水面积大,外面一下雨,其他地方涨小水,这里就会涨大水的这种情况,施工单位抓紧洪水的间隙期间,白天加晚上精心组织施工。”市交通局质检站高级工程师陈华章说。

在因地施策的攻坚举措下,施工团队在复杂环境中找到了破局之道。无论是运输方式的灵活调整,还是施工节奏的科学安排,亦或是对自然条件的精准把握,都为工程的高效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3月10日自施工单位拿到施工图纸以来,精心组织施工,计划110天可全面完成施工任务,比预计工期提前了两个月。避开了七八月份台风、暴雨、洪水对桥梁施工的不利影响,方便了灾区群众生产生活。”市交通局质检站高级工程师陈华章说。

来源:资兴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曹 精元

一审:曹精元

二审:袁勇杰

三审:董建锋

本文链接:https://www.zixingxinwen.com/content/646941/95/1509804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资兴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