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芙蓉国评论•资新评丨以俭为犁深耕复兴沃土 以朴为笔绘就时代新篇

来源:中共资兴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作者:盘宣辰 编辑:陈如婧 2025-04-09 15:48:55
—分享—

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中华民族的文明长河奔涌五千年,节俭始终是浸润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节俭朴素,力戒奢靡,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新时代新征程上,党员干部更应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清醒自觉,让节俭朴素的传统美德焕发时代光芒,为民族复兴伟业注入持久动力。

传家宝里见初心,节俭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密码。黄土高原的窑洞见证过这样的奇迹,毛泽东穿着补丁摞补丁的棉衣指挥千军万马,周恩来用马尾制成的牙刷坚持了整整三年,边区军民自己动手开荒种地实现丰衣足食。这些斑驳的历史记忆,折射出中国共产党人“宁可清贫自乐,不作浊富多忧”的精神境界。革命战争年代,正是靠着这种“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的精打细算,红色政权在艰难困苦中发展壮大。新中国成立后,从“一五”计划时期勒紧裤腰带搞建设,到改革开放初期“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方针指引,节俭始终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传家宝。焦裕禄用藤椅顶住肝部坚持工作,谷文昌把公家配发的自行车让给技术员,杨善洲退休后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这些时代楷模用行动诠释,共产党人的价值坐标里,为民服务的宗旨永远重于物质享受的天平。

新征程上显担当,节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全球粮食危机频频敲响警钟,当生态环境亮起红色警报,当“碳达峰、碳中和”成为人类共同命题,节俭早已超越个人品德范畴,升华为关系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抉择。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在餐饮环节浪费的粮食相当于2亿人一年的口粮,这种触目惊心的浪费与14亿人口大国的基本国情形成强烈反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推动“浪费可耻、节约光荣”蔚然成风、深入人心。节俭不是应对困难的权宜之计,而是文明进步的永恒课题。高质量发展呼唤新的节俭观。从精文减会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到绿色办公推动行政效能提升;从“光盘行动”引领餐饮新风尚,到共享经济重构消费模式,新时代的节俭正在创造新的社会价值。这不仅是物质资源的节约,更是对过度消费主义的理性纠偏,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探索。

躬身力行作表率,节俭是作风建设的永恒课题。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个别干部身上存在的“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腐败”“会所里的歪风”,本质上是理想信念的“钙质流失”。党员干部当以“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的自觉,把节俭作为党性修养的重要标尺。在公务接待中恪守“四菜一汤”的标准,在工程项目上严把预算审计关口,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健康情趣,让清廉自守成为最坚实的铠甲。制度创新为作风建设保驾护航。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的刚性约束,到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从“三公”经费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到巡视巡察利剑高悬,制度篱笆越扎越紧。但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需要每个党员干部把外在约束转化为内在自觉,让节俭美德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节俭朴素的传家宝愈发闪耀时代价值。我们应以俭为犁,深耕民族复兴的沃土;以朴为笔,绘就共同富裕的画卷,让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火炬,照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来源:中共资兴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作者:盘宣辰

一审:陈如婧

二审:欧文君

三审:廖英武

本文链接:https://www.zixingxinwen.com/content/646948/91/1485515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资兴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