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指南

来源:隆木发布 编辑:陈如婧 2025-05-28 14:41:51
—分享—

地质灾害

防治知识指南

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地质灾害如同隐藏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威胁到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了解地质灾害相关知识,学会防范和应对方法,是每个人都不可或缺的生存技能。

PART.01

地质灾害是什么

地质灾害,是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会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损失、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地质作用或地质现象。想象一下,好好的山体突然崩塌,地面毫无预兆地塌陷,这些都是地质灾害在“搞破坏”。它就像大自然偶尔失控的表现,却会给我们带来极大的影响。

PART.02

常见地质灾害大揭秘

崩塌:陡坡上的危险坠落

崩塌,也叫崩落、垮塌或塌方 ,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堆积在坡脚。

防范要点:

• 不能心存侥幸,一旦发现有崩塌迹象,自己要及时远离,更要通知周围居民、游客远离危险区域。

• 崩塌发生时,首要任务是撤离人员,不要着急去进行排土、清理水沟等作业,等灾情稳定了再处理。

• 大雨过后,即便天气放晴,5 - 7天内仍可能发生崩塌灾害。所以人员撤出后,别一看天晴就急着搬回去住。

泥石流:山谷中的凶猛洪流

泥石流是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携带着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它具有突然性,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破坏力强。

自救指南:

• 沿山谷徒步时,一旦遭遇大雨,赶紧转移到安全的高地,别在谷底逗留。

• 要特别留意是否听到近处山谷传来打雷般的声响,这很可能是泥石流来临的信号。

• 选择营地时,要找平整的高地,尽量避开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面。

地面塌陷:地表下的隐形陷阱

地面塌陷是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就像地面突然“吞”掉了一块,让人猝不及防。

防范要点:

• 定期检查地面有无裂缝、沉降,对老旧矿区、地下空洞区域重点排查,安装监测设备实时预警。

• 控制地下水过度开采,规范工程施工,防止管道渗漏、地基扰动引发塌陷。

• 熟悉周边地质风险,制定逃生路线;发现地面下陷、积水异常等迹象,迅速撤离并报告相关部门 。

滑坡:斜坡上的滑动危机

滑坡是斜坡岩土体沿着贯通的剪切破坏面所发生的滑移地质现象,原理是某一滑移面上的应力超过了该面的抗剪强度。

应对方法:

• 遭遇山体滑坡时,先让自己沉着冷静下来,不要慌乱,然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点。

• 赶紧环顾四周,朝着较为安全的地段跑。一般除了高速滑坡外,只要行动迅速,都有机会逃离危险区。注意,跑的时候别沿着滑坡体滑动方向跑。

•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靠近原居住处,而且最好是交通、水、电便利的地方,千万别不知所措地随滑坡滚动。

PART.03

地质灾害应对“秘籍”

1.提前撤离。一旦发现地质灾害有发生的前兆要及时上报并通知受威胁人群撤离。

2.提高警惕。平时要关注气象预报、地质灾害预警信息,每逢汛期、极端雨雪天气时要密切关注崩塌滑坡发生的前兆,做好撤离准备。

3.切坡住户牢记“住前不住后、住上不住下”,床铺不可放在靠山体一侧。

4.坚持落实主动避让、提前避让、预防避让、避让要求,不入住可能发生地质灾害切坡脚下的民房。

5.坚决落实“三个紧急撤离”要求。危险隐患点在强降雨时要紧急撤离;高切坡发生异常险情时紧急撤离;高切坡险情不能准确判断时紧急撤离;这是避免人员伤亡的有效办法。

6.遇险情,相互提醒,及时撤离,不贪恋财物,迅速向安全地区逃生。

地质灾害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掌握了相关知识,做好防范和应对,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损失。希望大家把这些知识分享给身边的人,让更多人重视地质灾害防治,一起守护我们的美好家园!

来源:隆木发布

一审:陈如婧

二审:黄欣

三审:董建锋

阅读下一篇

返回资兴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