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芙蓉国评论·资新评 | 俭风长拂过紧日子 清风常沐共开新局

来源:中共资兴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作者:李李 编辑:黄珊珊 2025-05-22 17:22:58
—分享—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修订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为党政机关建设节约型机关、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指明方向。曾几何时,“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腐败”“会所里的歪风”“形象工程”的泛滥等问题,如沉疴毒瘤般侵蚀着党政机关的肌体,损耗公共资源、伤损群众感情。如今,刚性的制度约束如劲风激浊扬清,重塑着党政机关的行为准则,也为全社会树立起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鲜明价值导向。

铸牢思想之魂,固牢“过紧日子”思想根基。思想是行动的“总开关”,党政机关能否真正过好紧日子,关键在于干部是否树立起正确的节约意识。“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勤俭节约不仅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中的传统美德,更是中国共产党从筚路蓝缕走向辉煌历程中始终坚守的精神密码。湖南深谙“成由勤俭败由奢”的历史规律,将节约理念融入干部教育、文化传承与社会治理的全过程。通过推行OA自动化办公系统减少纸张消耗,发起“光盘行动”倡议书让食堂厨余垃圾减少5%。红色资源更成为思想淬炼的“活教材”。湖南打造新时代廉洁文化教育基地,通过“潇湘忠魂”专题展厅、红色舞台剧《潇湘之子》等形式,将陈树湘断肠明志、夏明翰 砍头不要紧”的革命精神与节约理念深度融合。湖南这种“从细节抓起”的实践,正是将“过紧日子”理念转化为日常习惯的缩影。

织密监督之网,织严“过紧日子”监督网络。铺张浪费具有极强的顽固性与反复性,稍有松懈便可能卷土重来。新时代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党风政风焕然一新,但仍有个别干部心存侥幸,在节约问题上搞变通、打擦边球。湖南以“互联网+监督”为抓手,构建起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体系。全省2万余家单位接入公务用车和公务接待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一键智管”。针对以往基层公务接待中存在的“模糊地带”,郴州在全省率先推行公务“零接待”制度,明确除会议、培训和市外来宾接待外,市内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务活动一律不得安排公款接待,形成“无公函不接待、无清单不报销、无公示不核销”的闭环管理。监督的震慑力更体现在对腐败问题的零容忍。湖南省纪委监委近年来通报的6起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典型案例中,既有领导干部干预工程项目收受贿赂,也有医药采购中利益输送,每一起都剑指铺张浪费背后的腐败顽疾。这种“查处一案、警示一片”的高压态势,让“过紧日子”成为不可触碰的纪律红线。

夯实制度之基,夯实“过紧日子”制度根基。“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制度是党政机关“过紧日子”的坚实保障,其生命力既在于科学完善的“立”,更在于不折不扣的“行”。 湖南以零基预算改革为突破口,打破“基数固化”的传统模式,将财政资金精准投向发展急需处和民生实事。郴州市通过制定《部门预算负面清单》,将行政运行经费预算压减10.8%,腾出资金用于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这种“以事定钱”的改革思维,让有限财力真正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在公共机构节能领域,湖南同样以制度创新推动绿色转型。2023年全省 90% 的县级及以上党政机关建成节约型机关,人均综合能耗同比下降7.1%,年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7.5万吨。通过推行新能源汽车替代、屋顶光伏发电等举措,不仅降低机关运行成本,更形成“绿色办公”的示范效应。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过紧日子”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厚植党执政根基的长远之策。当每一名干部都能以“紧 的作风锤炼初心、以“俭”的品格践行使命,将节约理念融入决策部署、落实到具体行动,我们收获的不仅是财政资金的节约,更是党风政风的清正、党心民心的凝聚。这股清风正气,必将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成为引领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行稳致远的强劲风帆。

来源:中共资兴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作者:李李

一审:黄珊珊

二审:袁勇杰

三审:董建锋

本文链接:https://www.zixingxinwen.com/content/646949/66/1498045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资兴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