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好丈夫”23年如一日 用爱守护瘫痪妻子

来源:资兴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雷宛桦 罗如曼 编辑:黄珊珊 2025-10-26 00:57:42
—分享—

袁洪安,资兴市三都镇辰南村一位普通农民,用23年的坚守将“好丈夫”三个字诠释得淋漓尽致。2002年,妻子曹桂林罹患“进行性肌肉萎缩”瘫痪在床。面对命运巨变,袁洪安毅然扛起照顾妻子的重担。八千多个日夜,他日复一日地喂饭喂药、洗澡擦身、翻身按摩,用无微不至的照料延续着妻子的生命,用坚韧和担当为三个孩子撑起了一个充满温情的家。

患难骤临,他用双肩扛起破碎的家

1986年秋天,袁洪安与曹桂林喜结连理。当时的家一贫如洗,土墙漏风,餐餐咸菜配粥,但两人勤勤恳恳,他种田,她养猪,日子清贫却洋溢着笑声。随着三个孩子陆续降生,这个小家庭越发忙碌,也越发温暖。

2002年4月,曹桂林在水田中插秧时突然晕倒,送医后被确诊为“进行性肌肉萎缩”。起初她还能勉强扶墙行走,半年后却连筷子都握不住,最终全身瘫痪。

彼时大儿子刚上初中,一对龙凤胎还在读小学。袁洪安每天天未亮就下地摘菜,挑着百斤担子赶集卖菜,一斤菜挣两毛钱,悉数用于妻子的医药费。曾有亲戚见他生活艰难,劝他另寻出路,他却红着眼眶坚定地回答:“我走了,她和孩子怎么办?我绝不能抛弃他们。”

从此,他更加拼命。清晨卖菜,下午去煤矿做零工,晚上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帮妻子擦洗身体。一次,他在煤矿被斗车撞伤腿,舍不得花钱医治,夜里一瘸一拐赶回家中,只因挂念妻子还没吃饭。

夜夜不息,八千多个日夜的守护仪式

曹桂林瘫痪初期,情绪极度低落,曾一度打翻饭碗痛哭喊道:“我活着就是拖累!”袁洪安没有抱怨,只是默默收拾,轻声安慰:“有你在,家才完整。”

为了缓解妻子的痛苦,他每天想尽办法逗她开心,傍晚推着她散步。他深知长期卧床极易生褥疮,于是定下每两小时翻身一次的“铁律”,并将闹钟放在床头。23年来,夜夜如此,雷打不动。

常年累月的照料,让他熟练掌握了每一个护理细节:单手臂能稳稳托抱妻子,擦拭身体时精准避开痛处。而他自己,却因长年劳累落下满身伤病。有一次他突发高烧,晚上还坚持起来给妻子翻身,结果体力不支晕倒在床边,醒来时却仍笑着安慰她:“没事,我只是歇一会儿。”

爱如薪火,在孩子们手中接续传递

袁洪安从未刻意教导孩子“要孝顺”,但他的行动却是最深刻的教科书。大儿子初中起就下地帮忙,女儿学梳头、儿子学喂药,孩子们早早懂得了分担与爱。

孩子们渐渐长大,个个成才又懂事。大儿子考入中南大学,承诺“一放假就回来帮忙”;女儿成为教师,首月工资就给父母买新衣;小儿子外出打工,总不忘带回母亲爱吃的点心。

当被邻居问及“这23年后悔吗”,袁洪安一边为妻子按摩双手,一边微笑回答:“孩子孝顺,她也好好的,我有什么后悔?只要我能动,就会一直守着她。”夕阳柔和地洒落庭院,曹桂林轻轻回握他的手,眼里有泪,更有光。

来源:资兴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雷宛桦 罗如曼

一审:黄珊珊

二审:黄欣

三审:李科

本文链接:https://www.zixingxinwen.com/content/646954/68/1537626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资兴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