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郴州这个“花甲”小区何以青春飞扬

来源:观潮的螃蟹 编辑:陈如婧 2025-10-25 00:17:43
—分享—

10月是全国“敬老月”。重阳节将至,在郴州市北湖区北湖街道建设里社区百货站小区,居民们正紧锣密鼓地排练节目。

图片

▲百货站小区举办2024年重阳节活动。

百货站小区原是郴州市百货采购供应站的家属区,院内多数住宅的楼龄已逾“花甲”。

近900名业主中,60岁以上长者占比超四分之一,八旬以上老人也有40多位。小区老龄化程度较高,其中不少属于空巢或独居老人。

上世纪90年代单位改制后,原有“管家”消失,小区陷入管理真空状态,垃圾乱堆、车辆乱停、电线乱绕……问题层出不穷。

这样一个典型的老旧小区,近年来却连续多次登上郴州市文明城市创建“红榜”,更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图片

▲百货站小区。(邱佳乐/摄)

据报道,全国老旧小区约28万个,涉及居民上亿人。老旧小区治理,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课题。

郴州百货站小区从“失管”到“示范”的蝶变,不仅赋予了老旧小区“逆生长”的青春元素,还蕴含着可借鉴的治理智慧。

能人“当家”,点燃自治引擎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小区管理少不了物业公司。当时百货站小区想请物业,却屡屡碰壁。

小区规模不大,大部分物业公司考虑到盘子小,赚头不多,来现场看了后都直摇头。

转机出现在2009年。

在建设里社区党委的推动下,居民们决定“自己管”,推选老住户李海奇担任首任业委会主任。他在小区里是出了名的热心肠。

李海奇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组班子”。

他把有特长、愿意为大家服务的业主找出来,请他们加入业委会,分片当栋长。

图片

▲百货站小区自筹资金建的百姓大舞台,也是运动场所。

小区业委会成立后,这群身怀手艺的“能人”成了邻里的“及时雨”。

水管漏水、电路跳闸、家电小故障……业主一个电话,他们随叫随到,忙活半天分文不取。

日子久了,大家遇事先想到业委会,业委会的号召力也日益增强,为小区“爆改”打下了良好基础。

“六百”工作法,构建自治闭环

百货站小区能从“烂摊子”中焕新,离不开“六百”工作法。

郴州百货站小区“六百”工作法

听百姓说事

让百姓议事

帮百姓理事

为百姓办事

向百姓晒事

请百姓评事

首先是“听”与“议”,把难题摆上台面。

在百货站小区,事无大小,皆经议事会商议。老人提需求、年轻人献良策,议定的事项,众人一起落实。

比如,有些老人的子女常年在外,老人买菜做饭体力不济。议事会上,建设老人食堂成为居民最迫切的诉求之一。

“居民呼声高的事,就是我们要办的事。”李海奇汇总民意后,启动了食堂选址勘察、运营资金筹措等筹备工作。目前,相关申请材料已上报。

图片

▲百货站小区开展2024年端午节活动。

其次是“帮”与“办”,将具体事项落到实处。

小区因设施老化,经常出现小毛病。去年寒冬,9栋两户人家因共用水管漏水争执不下,找到业委会调解。经懂水务的栋长排查,发现是水管老化所致。

经协调,两户人家同意“AA制”买材料,业委会成员则动手更换新管。施工中,原本争执的邻居互递工具、搭手帮忙,一场纠纷顺利化解。

图片

▲业委会组织居民们清扫围墙,打造文化长廊。

“六百”工作法中的“晒”与“评”,则将治理置于居民监督之下。

去年初,小区加装休闲座椅时,业委会选了硬质塑料款。在季度评议会中,居民反馈座椅材质不实用、选址不合理,部分老人久坐不适。

业委会当场记录意见,会后召开议事会,决定根据老人需求,换成带靠背的实木座椅,并调整到树荫下。

在年底评议会上,再次“晒”出整改成果,居民对“闻过即改”的服务纷纷点赞。

温情服务,托起幸福晚年

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让居民生活更幸福。

百货站小区将温情服务融入日常,特别是为老人们编织起一张幸福晚年的“保障网”。

小区成立了“为民办实事队”“睡前体检队”和“文艺服务队”三支志愿服务队,把邻里互助升级为长效机制。

维修家电、夜间巡逻、组织文艺活动……这些服务看似平常,却精准对接了老人们的日常需求。

图片

▲百货站小区居民在健身。(图源:“北湖发布”公众号)

志愿服务的温度,更体现在细节上。

比如,队员们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如果哪位老人连续两天没有在文娱室露面,必须上门探望。

这一看似简单的约定,曾让82岁的陈奶奶及时获救——队员发现她两天没出现,上门才发现老人因发烧卧床,随即联系其子女送医,避免了一场可能的意外。

除了日常照料,在2023年,业委会专门在小区划设10个“孝心车位”,子女探望老人,可提前预约车位,享12小时免费停车,节假日全天免费。

“以前孩子来看我,光找车位就要转半天。现在抬脚就到,他们来得更勤了。”张秀华老人说。

图片

▲百货站小区的孝心车位。

点滴服务的累积,换来的是居民的归属感。

年过八旬的段清英道出了许多老邻居的心声:“现在这里环境好、设施全、遇事有人帮,左邻右舍都是几十年的熟人,还是老地方住得舒服。”

这也是段清英老人在2023年毅然从新小区搬回百货站小区的原因。“爆改”后的小区,也吸引了年轻人常回来。

居民用脚,对小区治理“投了票”。

基层治理,找准“锚点”破题

今年7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未来要“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深刻把握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战略取向,更有针对性地提升城市发展质量”。

百货站小区的焕新,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城市内涵式发展在基层的实践,是以治理革新提升城市能级的一个样本,它系统破解了“钱、治、人”三大难题。

激活“造血”功能,破解资金难题。老旧小区普遍缺乏维修基金和稳定的物业费。正如李海奇所说,“没钱怎么开展工作?”郴州百货站小区不等不靠,通过盘活小区“沉睡资产”,整理出60多个车位对外开放,将闲置仓库出租,让小区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图片

▲百货站小区内车辆整齐停放。(图源:“北湖发布”公众号)

有了资金,小区就能开展设施改造,进行环境提升,开展相关活动。这是实现自我良性循环的基础。

其实,很多老旧小区都像百货站小区一样,地处中心城区,有资产可以盘活变现,只是需要“点金术”。

创新“六百”工作法,建立一套治理机制。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收集居民意见、为他们办事,是小区治理的重要环节。

百货站小区在社区引导下,采用“六百”工作法,“听、议、帮、办、晒、评”紧密衔接,形成“问题收集-协商决策-执行落实-反馈改进”的闭环。

图片

▲百货站小区的文化展示墙。

小区内大小事务都通过微信群、议事会等方式让居民充分表达、共同商议、合力办理,最终结果接受大家的评议。这套制度确保了小区治理行为有章可循,并且民主、透明,让居民真正成为小区的主人。

在百货站小区住了20多年的龙晶说:“以前我们小区脏、乱、差,现在面貌焕然一新,并且活动多,很多居民都到我们这里来参观,好羡慕我们。”

经媒体报道后,百货站小区如今成了郴州的“网红小区”。

关键在于凝聚人心,重塑邻里温情。老旧小区和新建小区不同,是典型的“熟人社会”,但需要将凝聚力调动起来。

湖南省社会学会副会长、湘南学院教授陈敬胜说,“百货站小区通过服务重塑了文明健康小环境,形成了互嵌、互融、互惠的区域共同体”。

图片

▲百货站小区干净整洁的沥青路。(图源:“北湖发布”公众号)

这个“共同体”,以情感为主要联结。

举个例子,2022年夏,暴雨导致百货站小区对外出租的仓库严重渗水,租户扬言退租,但修缮需要的5万元资金,小区一时拿不出。

35位居民自发上阵,自己动手维修。历时10天,仅花1万元材料费就完工。

还比如,每年重阳节,小区都举办“百家宴”活动,居民们自带拿手菜齐聚一堂,其乐融融。今年的“百家宴”也在筹备中,规模更大。

其实,治理只是过程,关键在于凝聚人心,重塑邻里温情。只有激发出大家内心的动力和情感,才能在看似棘手的基层治理难题中,找到那条最可持续的路径。

来源:观潮的螃蟹

一审:陈如婧

二审:黄欣

三审:李科

阅读下一篇

返回资兴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