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又是一年候鸟迁徙季 “新老朋友”来相会

来源:资兴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曹 裴媛 郴州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会 编辑:曹裴媛 2025-11-12 09:15:04
—分享—

“看见没有?在那里~”随着天气逐渐转凉,候鸟分批南迁,我市迎来不少候鸟组队前来“做客”。郴州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会主席张吉安也和护鸟志愿者们忙着穿梭在田间地头,观察记录候鸟的种类和数量,为候鸟迁徙提供“安全驿站”。

11月10日,在唐洞街道香花村,张吉安正和志愿者们一起,观测前不久到访这里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红脚隼。“我们是在11月1日下午,就发现了有十多只,后来我们走过另外一片小小的林地,我们数了一下,有三百多只,这也是在我们资兴观测这个候鸟,也是我第一次发现这么多红脚隼。”

张吉安是一位“摄鸟达人”,也是一名护鸟志愿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他就踏上了拍鸟与护鸟之路,三十多年来,他用十多万张影像定格了大量珍稀鸟类,也在一年又一年守护着这些鸟类的冬去春归。

2016年,张吉安循着罗霄山脉内陆第二大候鸟迁徙“千年古道”的足迹来到资兴,发现这里地势开阔,境内多湖泊、湿地、农田,很适合鸟类觅食歇息,便跟鸟儿一样在这里停留下来,每年候鸟南迁、北回,这里不止有鸟的身影,还有他的身影。“今年根据天气的情况和气候的变化,红脚隼基本上都是迁徙到我们这里,它在我们这里要捕食歇息,因为它要再往南迁徙,我们是十号才见到了五只,所以慢慢我们这里就是观察不到了,它就已经南迁了。”张吉安说。

除了红脚隼这样的“老朋友”,今年,张吉安还发现了一位“新面孔”——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额雁,白额雁属于雁形目鸭科,主要栖息于湿地环境,以水生植物和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

近年来,随着我市的生态系统持续向好,中华秋沙鸭、斑嘴鸭、丝光椋鸟、牛背鹭等越来越多候鸟选择在这里落脚歇息。“现在我们这里集群的鸟类的话,比如我们这个罗霄山脉,在资兴的东江湖、小东江,还有我们的市区,我们这个东江湾,你看都是百鸟齐飞。”张吉安欣喜地说。

和来资兴的候鸟一样,参与护鸟的志愿者也在逐年递增,今年10月以来,已有10多个护鸟志愿小分队,每天都接续在我市和郴州部分候鸟迁徙通道开展鸟类调查和护鸟行动。

目前,候鸟南迁在我市过境已达到最高峰,我市林业、公安等多个部门联动开展爱鸟护鸟行动,多种形式向周边村民宣传保护候鸟的重要性,呼吁大家共同守护这些迁徙的精灵。“希望我们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鸟儿越来越多。”张吉安说。

来源:资兴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曹 裴媛 郴州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会

一审:曹裴媛

二审:黄欣

三审:杨波

本文链接:https://www.zixingxinwen.com/content/646955/56/1542482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资兴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