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11年获得的‘资兴市优秀教师’,这是2014年获得的‘郴州市优秀教师’,这边都是学生写给我的信……”9月14日,资兴市立中学语文老师刘云暖轻抚着满满一办公桌的荣誉证书、学生书信感慨地说。
今年46岁的刘云暖,自1997年参加工作,2005年通过公开招考调入市立中学,在三尺讲台上已经站了23个春秋,送走了一届又一届莘莘学子。
“我从高一就带他们,一转眼就毕业了,时间可真快啊!”满桌子的“宝贝”中,一封刚跨进大学门槛的学生感谢信将刘云暖的记忆拉回到2017年。
2017年下期,学校安排刘云暖担任高一313班的班主任。从第一天接手,刘云暖就作好了吃苦的准备,她给全班确定了目标,拟好了三年大计划,做到因材施教,帮助每个学生根据实际制定计划并做到天天清、周周清。
“高中的学习任务重,学生们每周都要完成大量的作业,只要有学生还没完成,即使周末不休息我也要陪着他,什么时候完成,就什么时候休息。”刘云暖说。
每天清晨,开启教室第一盏灯的是她;每个周末,来学校次数最多的老师是她。每天坚持陪伴学生,每天坚持和学生一起读书,成为了刘云暖的习惯。
“尽责”和“付出”,是同事对刘云暖的普遍评价。而在学生眼中,这位刘老师总是面带笑容和学生促膝谈心,是他们最可信赖的知心朋友。
“疫情期间的网课,我有一次考试成绩不太理想,情绪有点低落,刘老师知道后,陪着我绕学校操场走了两个多小时,轻声细语地开导我,帮助我放下了思想包袱,在最后阶段放手一搏。”今年考入清华大学的毕业生黎诗佳说。
2017年考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毕业生廖飘雪,也离不开刘云暖的陪伴和支持。当时,廖飘雪的文化成绩达不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分数线,必须在短短3个月的时间内把之前落下的8个月学业补上去。作为班主任的刘云暖,与廖飘雪一起开始了最后冲刺。
“我陪着她每天早上6点50到校复习,晚上11点才回家,那段时间经常整个校园都黑了,只有我们班教室还亮着。”刘云暖回忆说。
90多天里,廖飘雪每天都在高强度的学习中度过,面对压力,廖飘雪有些动摇。为了点亮她的梦想,激励她的斗志,刘云暖经常找她聊天。
“我跟她讲清华的故事,让她对清华的学习和生活充满憧憬,告诉她一定要树立志向,要相信自己。”刘云暖说,取得好成绩没有捷径,唯有老师持久的守候和陪伴,以及学生自己坚持不懈向前冲的努力。
语文课上,刘云暖利用渊博的学识引导学生爱上语文、主宰语文、创造语文,把语文变成生活的一部分。在课后,也总能见到她询问关心学生的生活情况,同学们的饥寒冷暖、喜怒哀乐她都事事关心。
2019年3月,班上一名叫小晨的同学家中突发意外,唯一收入来源的父亲遭遇严重车祸,贫困的家庭面对一大笔医药费无所适从。刘云暖获知后,不仅率先捐出600元,还发动同学在校园里开展义卖活动,最终筹集到了8000多元善款并全部交到小晨手中。在老师和学生的鼓励帮助下,小晨最终考取了华东师范大学。
“陪伴”和“爱”一直贯穿于刘云暖23年的从教生涯。刘云暖经常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室是她第二个“家”,她是家长,学生是孩子。
刘云暖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回报。今年313班的53名学生全部上了二本线,其中51人上了一本线,600分以上的有27人。“在这20多年的工作中,有苦有乐,每当看着一届届毕业生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学,心里就有无以言表的喜悦,我为自己是一名教师而自豪!”刘云暖说。
原文链接:
来源:郴州日报
作者:李李
编辑:龙志飞 欧文君
本文为资兴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zixingxinwen.com/content/2020/09/21/8320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