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罗顶仙上探古刹

来源:资兴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白梅 编辑:龙志飞 欧文君 2020-10-22 15:08:40
时刻新闻
—分享—

罗顶仙位于资兴市东乡片,烟坪乡(现为州门司镇)烟坪村的北面,海拔1018米,山顶上有古刹,亦名罗顶仙。

乾隆《兴宁县志》记载:“罗顶仙,在青坑。”光绪《兴宁县志》亦有记载:“罗顶仙,在东乡清溪。唐贞观三年建。”唐贞观三年即公元629年,足见罗顶仙的历史多么悠久。

初夏的一天,笔者跟随资兴市文物所干部欧艳文一行,前往烟坪攀登罗顶仙。据《郴州地名志》载,烟坪,原名烟竹坪,相传此地是一块烟竹林,后垦为良田,故名。1956年后撤区并乡去“坪”字,乡名。1958年改设烟坪公社,1984年改为烟坪乡。2012年合并到州门司镇,因此,现在没有烟坪乡,只有烟坪村了。

罗顶仙殿宇残墙

我们从烟坪村开始步行登山。山路时宽时窄,时平时陡,越往上,路越难走,崎岖狭窄的小径被灌木杂草覆盖着,表明这路已经很久没人走过了。攀登了1个多小时,带路的烟坪村主任陈华平说,到了到了。扒开厚厚的枯枝朽叶,露出一阶阶麻石铺的石板小路,“这是通往罗顶仙的古石板路。”在石板路的右边山坡上,长着一棵参天银杏树,古老的根茎像虬枝般裸露着。

“你们来看,这棵白果树至少上千年了,而且多年前被雷电劈开了,树干中间还着了火,原以为它会死去,没想到它那么顽强,仍旧活得那么旺盛。”欧艳文带我们走到银杏树的另一边,果然,只见银杏树被劈成两半,树干中间空且黑,但外头却长满了大大小小的树枝,郁郁苍苍。

银杏树旁就是罗顶仙古刹了,可惜现在只剩下遗址。曾经宽阔的旧址上长满了南竹,脚下是许多不知名的野草野藤。从遗址的几个平台可以推测,这古刹的规模比较大,有好几栋房屋殿宇。在最高处的平台上,还可见一面残墙和一间残屋,皆为就地取材的麻石砌筑。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残破的小石屋上被一种青藤覆盖着,犹如童话里的森林小屋,尤其是拱形石门上被这青藤一装饰,竟平添了几分生机和诗意。

古刹现存的残破小石屋

翻过罗顶仙,北面塘家湾村正是县志上所说的“清溪”之地。至于乾隆《兴宁县志》上所记的“青坑”一名,陈华平说:“‘青坑’这个地名没听过,但应该是我们这边的地名,因为我们村在罗顶仙周围有木坑、横桥坑、龙布坑、羊史坑四个组,都带‘坑’字。也许因罗顶仙被世人遗忘,有关的地名也随之忘却了。”

陈华平介绍,大约在两三年前,村民郭晓晓在罗顶仙遗址下挖笋、种杉树时,发现地里埋着一块青石碑,但他没细看,就又把碑埋了。而很多村民说,罗顶仙原也有一些古碑,但现在都找不到了。这不免令人遗憾,找不到那些古碑,有关罗顶仙的历史就无法探清。这座有着13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刹,到底是何人因何由而建,后来经历了什么,最后又为何没落了呢?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听村民陈爱茂老人讲了烟竹坪另一个家族的故事。他说,陈氏家族是宋末迁到兴宁的,元朝大德年间从兴宁分支到烟竹坪。在陈氏家族迁来之前,烟竹坪主要居住着罗氏族人,约有几百口人。罗氏族人有钱有势,在当地非常强势。可到了明朝或清朝时期,不知罗氏族人得罪了什么人还是犯了什么罪,遭到了灭顶之灾。有一天,来了一些便衣,守住了罗氏村子的所有出入口,还要求陈氏先人不许作声,到了半夜,官府派兵包围了罗氏村庄,抓的抓、杀的杀,从此,这里的罗氏被灭了族。后来,烟竹坪慢慢发展为陈氏族人居住地了。至今,烟竹坪里面还有一个小地名叫罗家坪。

那么,罗顶仙是否就是从前的罗氏先人建造的呢?大家都觉得很有可能。也许正是因为罗氏被官府满门抄斩了,他们建的庵宇也就无人管理,渐渐倒塌了。“我们这里的先辈都不去罗顶仙烧香拜佛,可能就是因为罗顶仙不是我们这些后来的家族建的,所以对罗顶仙不怎么了解。我们的家谱上也没有关于罗顶仙的任何记载。”陈华平说。

听了这些故事,我们不禁唏嘘感慨。千年古刹罗顶仙,你到底有着怎样的神秘故事呢?

(2018年7月31日发表于郴州日报多媒体数字报7版地理)

来源:资兴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白梅

编辑:龙志飞 欧文君

三审:龙志飞

本文链接:https://www.zixingxinwen.com/content/2020/10/22/853635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资兴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