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必由之路。近年来,东江街道栗脚村通过铸强基层党组织这一“红色引擎”,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不断强化党员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实现了基层党建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齐头并进。先后获得湖南省“扫黄打非基层示范点”、资兴市“同心美丽乡村”、“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栗脚村是资兴市繁华的商贸中心,总体经济情况较好。怎么让好变得更好,“增长点在哪里?风险点在哪里?”是村支两委经常思考的问题。作为推动村级经济发展的第一责任人,村党总支深入学习、认真研判,形成了“党建引领集体经济发展”共识。
党建引领,首先是思想引领。栗脚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学习强国”、“红星云”以及党群心连心微信群等平台,在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要求下,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和主题党日活动,增强党性意识和宗旨意识,丰富经济知识,提升带富能力,指方向,凝人心,聚人气,拧成一股绳为群众谋利益,为集体谋发展。
“因为我的工作经常下组,跟老百姓打交道,通过收集社情民意,知道老百姓的需求。同时村里面也经常组织学习这些党建这一块,使我认识到怎样为老百姓办实事,把他们交待的事情一件一件地办好。”栗脚村网格员李娟说。
党建引领,更要有先锋作为。党总支部引导下设的2个党支部,75名党员在本村经济发展中干在前、走在先。2018年入职村党总支、现任村党总支部书记何庆东,就是村里有名的“致富能人”。在外打拼多年的他,乐意分享自己的经验之道,也积极帮助有创业想法的村民。
“我也经常跟他们交流,学习他们的经验。说心里话,我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自己的事业做起来,发挥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然后抱团发展,推动我们村的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共同致富。”党员袁祥说。
“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我们村、村支两委积极作为,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通过盘活资产、土地流转、租赁开发、物业承接等方面的措施,多方挖掘集体经济的增长点。”何庆东说。
栗脚村村支两委先后组织200余人次,到长沙红星村、浔龙村等地考察、学习,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总结出“支部+集体经济组织+公司”的运作模式,形成了栗脚村发展的五年远景规划。探索出“联建物业”“入股分红”“村企联营”“有偿服务”等5种创收模式,先后投资600万元筹建成立了房地产开发公司和物业管理公司,并交由职业经纪人进行管理,村集体获取经营收入,实现持续稳定增收。全年仅物业服务一项额外增加近10万余元,帮扶劳动就业16人。其中,“整村授信”项目就利用“村银共建”发展模式,引导金融机构创新免抵押的“集体贷”产品 ,累计向栗脚村提供授信贷款65笔,金额3500万元,有效解决村属公司筹资的燃眉之急,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生活环境还是在逐步改善,我们的人均分红基本上就开始翻番了,老百姓生活也比较过得充实一点。”村民李性红说。
栗脚村现有资兴市鑫龙溏置业发展有限公司、资兴市龙溏物业有限公司、资兴市鲤鱼江栗脚村火车站装卸队三个村办企业。为加强对集体经济的领导,栗脚村通过法定程序,由党总支书记兼任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村“两委”其它成员、党员致富带头人参与生产经营管理,发挥了“领头雁”作用。
“原来的装卸队前期没有这么好的效益,现在新的领导班子上来了,对装卸队很重视,走访企业单位,跟单位联系,把这些货源搞上来了,装卸队也有了起色。”栗脚村火车站装卸队负责人李小平说。
共建共享,方能共赢。为充分调动村民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栗脚村较好地建立了符合自身实际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通过清产核资、成员认定、股权配置等工作,将股权量化到集体经济组织每位成员,让每一位百姓参与集体经济建设,享受集体经济成果,村集体经济在村民全面参与管理的情况下不断提升。
“村民就是股东,每一名经过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界定的村民都享有股权收益,村里每年都拿出集体收入的百分之七十以上进行集体分红,剩下的作为集体经济的发展金,保持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2020年,我们村集体收入较2019年增长了百分之二十左右, 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人均分红提升近 200 元。”栗脚村总支委员会副书记李灿说。
集体经济的壮大与基层社会的有效治理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栗脚村成立了一支40多人的“党员服务队”, 每月开展环境卫生治理,定期组织党员干部上门为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在城中村改造项目中,更是冲锋在前、引领导向,上门宣传政策、协调纠纷,确保了城中村改造工作顺利进行,也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这两年在各方面动脑筋,为老百姓怎么创收还是付出了很多,每年为老百姓回馈翻了番,老百姓也得到了很大的实惠。”村民何庆光说。
驱动“红色引擎”,激活“一池春水”。如今,栗脚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收入从2015年120万元增长到2020年180万元,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人均分从2017年200元增长到2020年600元,村容村貌、群众生活水平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幸福指数持续攀升。
“党建先行强基础,戮力同心谋发展。我们把村民组织起来,资源整合起来,产业发展起来,集体经济的增收带动了乡村振兴, 让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何庆东说。
来源:资兴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唐琳莎
编辑:廖英武 欧文君
二审:林依娜
三审:廖英武
本文为资兴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zixingxinwen.com/content/2021/05/06/9263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