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阳县的体育有着优良的传统,是全国第一批被评为“体育先进县”和“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先进单位”之一。桂阳又被称为“冠军之乡”,培育了世界冠军李萍、易思玲、张旺丽、侯志慧,全国冠军罗诗芳、王佳丽等一批体育名将。竞技体育硕果累累,桂阳的成功密码在哪里?请看“走进冠军之城·桂阳”系列报道第三期《全民健身 擦亮冠军之城底色》
走进桂阳县全民健身中心,前来健身、锻炼的群众络绎不绝。步行至羽毛球馆,只见馆内每一个场地上都有羽毛球爱好者在互相切磋球技。人群中,今年已经79岁高龄的雷四音老人格外引人注目。尽管年事已高,但老人打起球来却丝毫不含糊。
“打半个小时坐一下,有时候是四十分钟坐一下,两点钟开门就过来了。”桂阳县羽毛球爱好者雷四音说。
桂阳县全民健身中心总投资2.6亿元,占地84.2亩,内设篮球馆、羽毛球馆、游泳馆等10余个场馆。设施完备的全民健身中心,吸引了热爱体育的桂阳人来这里挥汗如雨,进行各项体育运动。
在今年的东京奥运会上,桂阳籍举重选手侯志慧在女子举重49公斤级比赛中以抓举94公斤、挺举116公斤的成绩创下了新的奥运会记录,同时以210公斤的总成绩获得了该级别冠军。侯志慧的成功夺冠,再一次点燃了桂阳人民全民健身的热情。
“我们桂阳出了冠军,出了几个奥运冠军,我们都很有激情,都来打球,热闹多了,氛围相当好。”羽毛球爱好者欧阳飞说。
侯志慧的奥运冠军之路,始于桂阳。2008年,在桂阳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参赛选手侯志慧的爆发力让桂阳三中举重队教练李志平眼前一亮,从此侯志慧与举重结缘。
“当时我叫她出来,她也不怕,这小孩胆子比较大也配合得很好,测试了一个立定跳远、测试协调性还有俯卧撑,都做得很标准。”桂阳县三中举重队教练李志平说。
1999年,桂阳县委、县政府根据国家体委提出的奥运争光计划和湖南提出的精品工程,要求县体委和桂阳三中联合举办县业余体校举重队,希望借用名校效应,吸引招收举重苗子,开始探索“体教融合”的新路子,体育与教育的双向努力,解决青少年运动员的学习与训练的矛盾,培养出运动水平和文化水平“双高”的学生运动员。
“我们的独特优势,就是在于整个运动员苗子的挖掘、选拔培养和输送,这一整套的完善的一个训练体制机制,这是其他地方所没有的。”桂阳县文旅广体局党组书记、局长朱山栋说。
近年来,从桂阳县业余体校出去的学员李萍、侯志慧、张旺丽,相继在世界级比赛中大放异彩。自业余体校成立以来,桂阳籍运动员共获得各类奖牌344.5枚,其中国际级比赛金牌57枚、国家级比赛金牌56枚、省级比赛金牌64.5枚。
“从目前各项工作的开展来看,我觉得这个冠军效应得到了放大,对我们整个桂阳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桂阳县文旅广体局党组书记、局长朱山栋说。
桂阳县还兴建了宝山体育广场、蔡伦文体休闲广场、县一中体育运动场、欧阳海广场等群众性运动休闲场所,每年投入350万元用于体育设施添置,全县中小学的体育设施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该县还成立了8个健身辅导站,招募123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民间成立腰鼓、扇子、太极拳等20多支群众性体育队伍。桂阳县委、县政府还将建设“体育人才基地”列为桂阳“十四五”打造的“一区五基地”之一。
“当前我们全县上下大力弘扬奥运夺冠精神,着力打造冠军之城,为推动体育事业发展,一方面我们全力组织推广全民群众健身运动的开展,另一方面要狠抓后备体育人才培养,打造桂阳青少年培训基地。”桂阳县文旅广体局党组书记、局长朱山栋说。
来源:资兴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勇杰 欧阳雨桐
编辑:黄珊珊
二审:袁勇杰
三审:廖英武
本文为资兴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zixingxinwen.com/content/2021/11/29/10471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