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在友,男,国网湖南省公司资兴市分公司的一名普通退休职工。一辈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教育着孩子们,爱岗敬业、孝老爱亲,把孩子们一个个培养成对社会有积极贡献的人才,并教育孩子们把好家风一直传承下去。
言传身教、育子有方
与妻子袁久芙共同生育三个子女。上个世纪90年代前,他还是一个农民,一家五口人吃饱穿暖是他首先要解决的难题。在家庭条件十分贫困的情况下,袁在友宁愿自己省吃俭用,辛勤劳动,也要供三个子女读书。当时有不少亲戚重男轻女思想比较严重,他们认为,女孩子反正要嫁出去成为外人,没有必要辛辛苦苦供她们念书。劝阻袁在友不要送女儿读书,但袁在友认为男女都一样,而且只有读书才能有更广阔的人生舞台,并时刻勉励子女们要“吃得苦中苦”。三个子女经过艰苦努先后考上大学。待他们各自走上工作岗位后,袁在友又积极支持子女继续努力拼搏。2000年,小儿子成为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2003年被选入总参谋部工作。2004年,大女儿也考上了中南大学的硕士研究生。2006年大儿子也考上了中南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在资兴市,三个子女都是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家庭并不多见,他家一时之间被传为佳话,远亲近邻纷纷前来“取经”。刻苦读书的优良传统继续在袁在友家传承,外孙读完大学已经走上工作岗位,大孙女考上了大学,小孙女今年也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附属中学高中部。
袁在友的妻子虽然共有兄弟姐妹4个,但只有他独自赡养年逾九十的岳母。在岳母不慎摔倒只能终日躺在床上的时候,是他承担了料理她的日常生活起居的重担。岳母在他家生活了很多年,直到2006年自然老去,享年93岁;女儿在参加工作近十年后,产生了继续拼搏考研的念头。但女儿当时既有工作,又有年幼的小孩拖累。袁在友积极支持女儿的远大理想,主动承担了抚养外孙的重任,最终女儿如愿以偿考上了中南大学的硕士研究生;2006年7月,岳母仙逝后,小儿子接袁在友夫妻俩去北京居住,直到2019年才回资兴。在与儿子一家三口共同生活的13年时光里,关系十分融洽,没有出现过一次争吵。在他的潜移默化影响下,儿孙们对他们很是孝顺。他先后7次在北京动手术,妻子一次在北京动手术,都是儿女们在身边悉心照料。
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袁在友工作的地方是原七里电管站。那时除了去每家每户收取电费外,还要爬上高高的电线杆上架设电网。遇到雷雨风雪天气还要及时检修线路。有两个年头恰逢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偏远地方的农村电网被大雪压断,他义无反顾奔向故障地点,加班加点解决电线故障问题,让当地老百姓过上一个祥和的春节。他教育子女不仅在学习中要向先进学习,工作中也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工作干好。他的三个子女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尤其是小儿子和女儿表现突出。女儿自2008年作为高素质人才被引进到中共资兴市委党校工作后,工作兢兢业业,取得了一系列的荣誉。先后被评为湖南省委党校系统优秀教师、郴州市党校系统科研咨询明星、资兴市优秀领导干部、资兴市优秀共产党员、资兴市优秀政协委员,被聘为郴州市芙蓉公益讲坛讲师、资兴市党员讲师、资兴市委宣讲团讲师。
爱国守法、廉洁奉公
在日常生活中,袁在友都能积极维护社会公德,诚实守信。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公共秩序。他在原七里电管站工作期间,把农户上交的电费分厘不差地上交公司,没有出现拖延或截留公款现象。他能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主动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鼓励全家按照资兴市委疫情防控指挥部的要求接种新冠肺炎疫苗,自己克服腿脚疼痛的困难积极参与核酸检测等。
来源:资兴市文明办
作者:资兴市文明办
编辑:欧文君
二审:李科
三审:廖英武
本文为资兴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zixingxinwen.com/content/646655/61/12092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