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点燃气安全,少一点安全隐患。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正确使用燃气、重视燃气安全要牢记。
安全用气常识
●保持通风:使用燃气时请打开窗户,保持良好的通风,人与灶台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避免溢锅:使用燃气时人不离灶,尤其在煲汤、煲粥时,避免食物溢锅导致燃气灶熄火,进而在二次开火时引发爆炸。
●清洁灶台:使用燃气后,及时用软布和清洁剂对灶台表面进行擦洗。灶台表面也不要堆放杂物,保持整洁。
●预防漏气:燃气泄漏通常是由于连接灶具的燃气胶管老化、脱落;管道腐蚀或阀门、接口损坏漏气;燃气器具老化造成的泄漏等,因此,要定期检查家中燃气管线是否有损坏或者老化现象;及时更换使用时间过长的燃气器具;闻到有臭鸡蛋味或怀疑有燃气泄漏的情况时,可以用肥皂水涂抹灶前阀或者管道接口处以排查隐患。
●应急处理:一旦发生燃气泄漏,打开门窗,保持室内外通风,同时关闭燃气总阀门,疏散室内人员;杜绝任何火种,禁止启闭任何电气开关;到户外拨打燃气公司电话报修,待专业人员处理。如遇事态严重,应同时拨打110、119报警。
排气通风的重要性
●燃气需要足够的空气量:燃气燃烧时要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来助燃并达到完全燃烧。通风不够时,燃气不能完全燃烧,就会产生除二氧化碳及水蒸气以外的有害气体成分,导致潜在危险。
●避免产生爆炸性气体:通风不好时,一旦有未知的、未能察觉的泄漏,燃气就容易集聚,当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为爆炸提供了条件。
●避免导致人员窒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对人体无毒,但泄漏空气中会降低空气中氧的浓度,没有足够空气补充的时候,就会使人因缺氧而窒息。
燃气安全知识误区
燃气安全
燃气灶打不着,可以使用打火机助燃?
错误! 燃气灶打不着火时,千万不要反复打火也不能使用打火机助燃。因为当燃气灶阀门被打开,燃气被释放出来,空气中的天然气浓度上升,如果一味地反复打火或用火柴、打火机等明火助燃,容易引燃空气中滞留的燃气,从而引发危险。
可以将燃气管道、燃气表等设施封闭?
错误! 这种做法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切记不能将燃气管道、燃气表等设施封闭。一旦燃气发生泄漏,气体会聚集在密闭空间内,达到一定浓度后,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燃爆。按照规定燃气表和管道必须裸露在外,保持通风,方便检修,这样才不容易发生爆炸事故。
燃气灶连接管不破损无需更换?
错误! 燃气连接管应定期更换,橡胶管易脱落、易遭鼠咬、易老化(使用寿命为18个月),建议使用金属软管(金属软管一般情况下每8年更换一次)。同时根据《家用燃气燃烧器具安全管理规则》规定燃具从售出当日起,报废年限为8年,超期使用、产品老化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发现燃气泄漏,先在现场打电话求救?
错误! 如果发现燃气泄漏,第一时间应迅速关闭燃气阀门,然后小心开窗加速空气流通。此外,在燃气泄漏区域,严禁使用明火,严禁拨打手机、操作电器开关等,以免产生微弱火花引起燃爆,后应迅速撤离现场到达户外安全处再拨打求助电话。
液化气灶和天然气灶可以通用?
错误! 不同气源的燃气灶不能通用。灶具根据使用燃气的热值不同,设计是按照一定的气种、成分、压力等进行计算。因此,不同的燃气其燃烧器形状、喷嘴大小、燃气通道截面积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每台燃气灶具只适用一种燃气气源,不能通用,所使用的气种必须和产品标识的一致。如果燃气灶类型与气体不符,热负荷(耗气量)与热效率无法达到最佳匹配,容易造成燃气浪费,还会因燃烧不完全而排放大量废气,有一定的危害,对人体不利。
来源:团风中燃
编辑:黄丽娅
二审:林依娜
三审:廖英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