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邮局“三姨”

来源:资兴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温学会 编辑:林依娜 2023-10-31 20:40:39
时刻新闻
—分享—

邮局“三姨”,分别为陈传凤、何丽英、朱秀华,她们都是营业厅的工作人员。

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陈传凤、何丽英、朱秀华三人在资兴山城还真有些名气。邮电局营业厅是个对外窗口,每天人来人往,工作量非常大。人们喜欢用陈姨、何姨、朱姨来称呼她们。有些人曾开玩笑道:要吃油到邮局营业厅去买,那里春(茶)油(资兴话把茶油叫为春油)、河(食)盐(资兴话把食盐叫为河盐)、猪油全有。而在这“三姨”中,其中有一位是我最亲近的人,是生我养我的母亲。

从资兴解放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资兴邮电局就在资兴老城区兴宁镇南阳街上坡路段。为了方便群众办理业务,资兴邮电局就在临街面开了个营业厅,营业厅大概五十平米,顾客与工作人员之间隔着高一米四左右的水泥柜台,在营业厅侧墙还有一间小屋,那是打长途电话的通话间。在工作人员这边靠柜台竖面摆放六张桌子,那就是这三位阿姨等人工作的地方。我们知道从上世纪到本世纪初,人们相互之间的联系方式主要以电话电报和写信进行沟通,而作为县城乃至附近农村唯一的邮电营业厅起码承担着三万多人以及几十家单位与外界联系的任务。粗略统计起来营业厅每天的工作量应该是收发包裹四百多件,打长途电话五十个左右,发电报一百多个,销售邮票三四百枚。是整条南阳街最忙碌的地方。按现在的说法,叫网红打卡地吧!三位阿姨年纪相差不大,陈姨年纪最大,然后是朱姨,最小是何姨。她们几乎在营业厅默默工作了近二十年时间,从青年干到退休,为资兴社会发展和经济建没作出了贡献。

在这三位阿姨当中,数何姨长得最漂亮,一米六左右的身高,不胖不瘦的身材,脸上总是挂着笑容,说话轻言细语,给人以亲切感。按现在的说法,应该是资兴邮电局的“局花”。当时也出现了同电视连续剧《人世间》中,许多人慕名去农场瞧郝冬梅一样的情景。那时资兴有许多年轻人借购买邮票之机,到营业厅一睹何姨芳容。何姨很有同情心,有一位与同为何姓的永州老乡,个小却从事重体力活,找到她诉苦。她经过调查了解后,通过自己的人脉关系,给他换了一个工作。他非常感激,提着礼品到她家表示感谢,被她谢绝了,何姨对他说:你今后好好工作,才是对我最好的感谢。何姨丈夫就是资兴目前健在的——资兴公安局九十四岁的南下离休干部赵堃同志 。

朱姨是桂东人,心地善良。上世纪由于交通不便,桂东人出来一趟非常不易。有一年年关,大雪封山,道路被阻,几位桂东老乡困在资兴县城。他们听说有位老乡在邮电局后找到她,她把他们接到家中,安排吃住,直到天气好转,他们才回到桂东。朱姨就是十年前郴州农机局自动离职副局长王昌宏的母亲。

陈姨一九三五年出生在唐洞街道办事处大全路老塘下组,是土长土生的资兴人。有着资兴人的善良宽容和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资兴市文联原主席李性亮在资兴戏剧团担任编剧期间,因经常下乡出差,回来时总看到自己所订的文学杂志丟三落四,为此而十分苦恼。当得知陈姨是同乡时,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去找陈姨。把自己所订杂志经常丢失的情况向陈姨陈述一番。陈姨听后,爽快地答应了他把杂志订户改为陈姨的名字,就这样陈姨担任起义务收发员,直到退休才光荣“下岗”。现在李性亮先生每提到陈姨时,总是不忘陈姨对他文学创作上尽了绵薄之力。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一天,当时的厚玉乡竹园背村一位农村妇女哭哭涕涕找到陈姨,原来这位农村妇女的丈夫在上海江南造船厂工作,每次汇款到家时,当地村干部经常拿着汇票以借钱为借口,使她左右为难。她听说邮局有一位很有善心的人,于是找到了陈姨。我们知道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个家庭每个月有几十块甚至上百元的收入,能极大地改变家中经济状况。但是,每次汇款来了就有人来借,有的还借了不还。令这位农妇苦不堪言。陈姨听后,叫她丈夫将款汇到陈姨处就可以了,就这样陈姨担任义务转款员达五年之久,直到这位农村妇女的儿子后来顶替父亲的职,陈姨才被“解职”。

陈姨还担起红娘角色,据不完全统计,在当时的资兴县城起码有十多对男女青年正是在陈姨撮合下,走进婚姻殿堂。陈姨还是资兴解放时期,第一任工委书记陈传春的胞妹,也是生我养我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资兴邮局 “三姨”,在老县城做了不少好事,后来资兴撤县设市,不少“老资兴”,还把“三姨”助人为乐的事迹,挂在嘴上传颂。

来源:资兴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温学会

编辑:林依娜

三审:廖英武

本文链接:https://www.zixingxinwen.com/content/646754/74/1321516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资兴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