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散文天地 ▏《陈 姨》

来源:山东精短文学微刊 作者:李性亮 编辑:林依娜 2023-10-31 20:40:40
时刻新闻
—分享—

微信图片_20230622003456.jpg

邮政局营业大厅那个陈姨,我每次见到她那副慈祥的模样,就感到十分亲切。她年纪与我母亲一样大,出生于1935年。她的四个儿子都是我的朋友,尤其陈姨又是我的老乡,是一个村的人,所以我每年去邮局订文学杂志,就会走到陈姨的柜台上去打招呼。

那时县城还在兴宁镇,我在资兴县花鼓戏团工作,后来成了专职編剧,虽然不用上班,每天只在家里写剧本,但剧团人手不够时,也会安排我下乡,主要任务是打幻灯。所以我订的文学杂志,如《人民文学)《收获》《湖南文学》《电影剧本》《电影创作》《剧本》《湖南戏剧》,总是收到这期没那期。因剧团的人都下乡去了,邮递员把刊物送到文化局或文化馆,就被别人顺手牵羊了。弄得我像丢了魂样,时常没精打釆,六神无主。

我到邮局找陈姨诉苦,陈姨望着我,笑了笑说:“厚玉公社台前大队有个妇女,丈夫在上海江南造船厂工作,每月把汇款单寄到大队部来,大队干部就向她借钱,借了又不还,成了老虎借猪。那女同志哭着对我说,不知如何是好。我给她出了个主意,叫她写信给丈夫,把钱寄到我这里,她每月到我这里领钱就行了。”

陈姨说那女人破涕为笑,满口答应了。陈姨为这妇女当了五年义务转款员。直到这妇女的儿子顶了父亲的职,去上海工作,女人的丈夫退休回家,儿子的汇款才由父亲去领。

陈姨见我没什么反应,又笑着对我说:“如果小李信得过我,把杂志订户改成我收,你下乡回城,随时来取。”

我听后,高兴得差点跳起来。从那以后,我订的杂志,每期都会按时到我手中。连续三年,陈姨为我当了三年义务收发员。

陈姨是个大忙人,但她非常有爱心。有次我去营业厅取杂志,看见一个农民给在部队的儿子寄包裹,手里拿着一双布鞋和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部队的地址,一把交到陈姨手上。陈姨说:“这怎么寄?”农民说你帮我寄吧!陈姨看了看老实巴交的农民兄弟,叹息一声,弯下腰,从柜台内找出一块旧白布,把那双布鞋包好,又找出针线,耐心地一针一线缝起来。包裹缝好后,又把部队的地址和收件人的名字写到包裹上。陈姨的举止,感动了那位农民,他交了钱,千恩万谢离开了营业大厅。

有次回家,我把陈姨为我保管杂志的事对父亲说了,父亲说她是我们大队老塘下生产队的,她有两个哥哥,一个叫陈传春,是资兴解放前的地下党,是资兴县第一位工委书记(县委书记),一位叫陈传普,是税务干部,陈姨叫陈传凤,他们一家人都很善良,为人厚道,是堂堂正正的好人。陈姨对你如亲人,你要晓得知恩图报。

可惜我那时年轻不懂事,根本不知如何报答陈姨。剧团上演新戏,也不晓得送张戏票请陈姨去看。如今想到此事,我那时委实蠢到了家!

真是好人有好报,陈姨嫁了个好老公,姓温,是个老革命,叫温宏庆,河北邯郸武安人,生于1927年12月。1948年10月参加革命,曾在广州军区司令部担任小车驾驶员,还为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中央领导和部队首长开过小车。1954年转业到资兴,曾担任资兴发电厂厂长,资兴农械厂厂长,农机公司经理,市广播局副局长,助理调研员。陈姨生了四个儿子,四个儿子都有出息,长子温天会,在市交通局工作,次子温跃会,在市邮电局工作,三子温安会,成了企业老总,还精通英语,四子温学会,是资兴市电视台的资深记者。一家人过得红红火火,令人羡慕!

只是许久未见陈姨了,不知她身体如何,祝她好人一身平安,幸福长寿!

来源:山东精短文学微刊

作者:李性亮

编辑:林依娜

三审:廖英武

阅读下一篇

返回资兴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