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预防未成年人性侵害,关键是“早”丨防欺凌防性侵小课堂

来源:安管科综合自长沙市雅礼书院中学《防性侵安全教育》 编辑:欧阳雨桐 2024-07-23 00:32:29
—分享—


图片


近来,有关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案件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些案件既提醒广大未成年人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也提醒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关注,杜绝性侵害事件发生,保护孩子健康成长。

典型案例

文文是小学二年级学生,个性内向。老师发现文文上课无法专注,言谈动作有些异状,情绪不太稳定,特别抗拒男老师的指导,于是老师约谈文文的母亲。文文妈妈表示自己与丈夫离异,重婚,平时比较忙,不知文文这样行为的原因。老师认为有深入了解的必要,便进行个别辅导。开始,文文一直保持沉默,经过慢慢引导,文文说出了原因,原来文文的妈妈每周有两个晚上不在家,文文的继父便利用这个机会对她性侵犯。老师听后马上报警。


图片


案例中,文文年龄小、缺乏辨别力、缺乏必要的警惕和自我保护意识,在遭受侵害后,表现出惊慌害怕,不敢告发,也不敢或不愿将被害之事告诉家长,或者根本不知道这是犯罪行为。那么,预防孩子性侵害,家长该怎么做呢?

课堂小知识:预防性侵害,家长三步走

一、“早”预防

1.家长应该在孩子3岁左右时进行性教育,懂得身体隐私部位不可以随便让人触摸,提高防范意识。鼓励孩子提出关于身体和性方面的问题,并以平等和尊重的方式来回答。

2.家长不要随便把孩子寄托给他人看管或过夜;要经常告诫孩子,不受他人利益引诱,不与他人到人少密闭的地方。

3.教育孩子面对他人的侵害要明确拒绝或大声呼救,设法逃离现场,还要勇敢地告诉父母。


图片


二、“早”发现

孩子出现以下问题家长要提高警惕,可能你的孩子正遭受性侵害:

1.孩子经常抱怨自己很脏,讨厌自己的身体,不断刷洗自己的身体;害怕、躲避与他人的身体接触。

2.出现过于早熟的言语或动作,或对性的态度超乎其年龄。

3.情绪起伏不定,变得暴躁或具侵略性;或有不明原因突然哭泣;或出现忧郁、沮丧、自卑等情绪问题。


图片


三、“早”介入

1.相信孩子,给孩子最大程度的支持。如果有一天,孩子告诉您,她(他)被猥亵或性侵犯,不要指责孩子,您要注意孩子的情绪反应,及时给予正面支持。

2.尽快报警,保留证据。一旦发现孩子遭遇性侵害,迅速报警,并配合警察去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如果碍于面子忍气吞声或者私了解决,可能会使孩子遭遇二次伤害。

3.寻求专业帮助。家长需时刻观察孩子的心理状态,必要时可求助心理医生,帮助孩子摆脱心理阴影。在保护孩子隐私的前提下,寻求校方支持、法律援助、医疗援助、经费资助、心理支持等帮助。


来源:安管科综合自长沙市雅礼书院中学《防性侵安全教育》

编辑:欧阳雨桐

二审:林依娜

三审:廖英武

阅读下一篇

返回资兴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