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耕地修复 为乡村发展“耕”出新希望

来源:资兴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王 瑞琴 曹精元 编辑:王瑞琴 2025-08-20 16:05:50
—分享—

八面山瑶族乡豪园村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工作队的对口支援下,不仅耕地得以恢复,产业发展也迈出坚实步伐,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生活迎来崭新篇章。

近日,在豪园村的稻田间,村民们正忙着清理杂草,清水顺着修复好的水渠汩汩流进稻田。村民凡传文在村里种地已种了40多年,是村里出了名的种地能手。在去年洪灾中,他家的十来亩稻田被洪水冲毁,工作队了解到他的情况后,主动牵线搭桥,帮他协调流转村上土地126亩种上了优质稻,还请来技术员指导种植。

“受灾的时候,树和竹子、杂草到处都是,泥巴比田埂还高,受灾以后通过政府的帮助用挖机挖出来了,现在禾苗长势十分好,就看天气抽穗以后,产量基本上保证得了1200-1300斤每亩,我相信以后这个地会越来越好,产量比以前还会高。”凡传文看着恢复的稻田,满是信心和喜悦。

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对口支援工作队驻村后,便把耕地恢复作为首要任务,他们邀请农业专家实地勘察,制定“田块平整+水利修复”方案,协调资金修复受损耕地400余亩,新建拦河坝2座,新建水渠1300米,疏通水渠2400米,让昔日“望天田”变成“稳产田”。

“我们结合粮储部门的这个特色和实际,通过设立豪园村灾后重建恢复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专项项目下拨资金230万元,主要用于损毁的农田的恢复,我们一共恢复了450亩耕地,现在已经种上了240亩水稻、200亩玉米、60亩大豆。”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对口支援豪园村工作队队长袁玉生介绍道。

产业振兴的触角不止于田间。工作队引入的16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8万元,同时组织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募集30余万元善款用于灾后重建。并通过“以工代赈”及公益岗位等方式,已帮扶170多名村民家门口就业,累计发放劳务报酬超60万元,为群众人均增收近3500元。

“我们也是发挥发改部门的一个优势,正在努力地申报明年‘以工代赈’的项目,预计会争取资金 400 万元,加上现在我们已经到位的618万元,到时候我们这个整个的灾后重建资金会超过1000 万。”袁玉生说。

灾后一年,豪园村的变化有目共睹。农田、水渠、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迅速恢复。“非常感谢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大力帮扶,豪园村不仅迅速恢复了生产生活秩序,更为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八面山瑶族乡豪园村党支部书记何洲强说道 。

来源:资兴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王 瑞琴 曹精元

一审:王瑞琴

二审:黄欣

三审:董建锋

本文链接:https://www.zixingxinwen.com/content/646942/53/1521269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资兴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