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凌晨,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席卷至何家山地段,在3号台风“格美”的肆虐下,全村出现断水、断电、断通讯,大部分村庄的道路、河道、农田、水利毁于一旦,原本秀美的山村变得面目全非。在灾难来临之际,何家山驻村工作队迅速响应,与支村两委及镇驻村干部紧密合作,形成了抗洪救灾的坚强合力。无论是在抗洪抢险的一线,还是在后勤保障、物资争取和物资调配,处处可见他们穿梭的身影。他们不惧艰难险阻,成为了群众在困境中的主心骨和坚强后盾,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宗旨。
受今年第3号台风“格美”的影响,村上和驻村工作队于7月26日晚及时组织人员提前奔赴到有可能出现险情的黄草园组、坳头组和起洞组,仔细排查,有条不紊地组织村民紧急疏散转移。当晚将事故风险较大的黄草园组在家居民全部转移至村部安置,同时将坳头组、起洞组村民就地进行妥善安排,并提醒他们要随时提高警惕。由于转移及时,全村未出现一例人员伤亡。
7月27日,在得知坳头组受灾严重,居民被困、险情不断这一情况后,工作队和村干部立即组织人员,在市人武部救援队的协助下,来回徒步攀爬近7小时,或背或扶,将该组24位居民安全转移至村部安置。7月28日,该村起洞组被困居民因受损严重,亟需补给日常生活用品,支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又立即组织一支以年轻党员干部为主的援救队伍,身背面包、八宝粥等食品,徒步攀爬近3小时将实物送至被困群众手中,为他们解决了燃眉之急。截至目前,已接济受困群众500余人次,输送分发大米、面条、面包、矿泉水、蜡烛等物资2000余件次,基本保障了受灾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灾情后的几天里,因通往州门司镇和八面山瑶族乡两个方向的交通全部受阻,大量人员及物资全部滞留在何家山,何家山村成为了东乡片的中转站,同时也成为了大量一线抢险救援人员的休整和集合点。在高峰期的几天里,该村每天承接滞留人员上千人次,安置转移受灾居民20余户,安置武警救援人员50余人。在村食堂就餐人员一般在100人/餐以上,有时一餐多至200余人,致使就餐人员只能实施分批次就餐。为此,驻村工作队、支村两委及镇驻村干部全天候忙碌不停,一边持续对受灾群众实施救援,一边又得组织人员抢修疏通饮用水管道和通组道路,同时还得承接大量安置人员、武警救援人员及其他滞留人员的食宿。但他们通过认真组织、合理分工,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每一个环节都高效运转。
驻村工作队利用自身的人脉关系,充分发挥其协调能力,在上级有关领导和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该村获得了相关单位和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7月28日,郴州市民政局捐赠两台大功率柴油发电机、资兴电力部门送来应急电源车,基本保障了何家山养老服务中心和村部的用电问题。此后,资兴市司法局、资兴市委编办和郴州市司法局、郴州市总工会、郴州市慈善总会等单位及资兴红十字会、资兴小嘴零食、启宏装饰等爱心企业,源源不断将大米、食用油、矿泉水、面包等物资捐赠至该村。截至8月1日,该村共获得20余家单位和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的捐助,捐赠物资达3000余件。
在此次抗洪救灾过程中,何家山驻村工作队始终坚守岗位,全力配合支村两委开展抗洪救灾工作,他们与村民同舟共济,展现出了团结一心、共克艰难的强大力量。他们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为守护村庄、保障村民生命财产安全贡献了重要力量。
来源:资兴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许文姣
编辑:欧文君
三审:廖英武
本文为资兴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zixingxinwen.com/content/646842/83/14154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