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会孩子识别性侵危险警报,家长可这样做

来源:东莞慧教育 编辑:陈如婧 2024-10-11 22:14:27
—分享—

图片

为确保孩子远离性侵害,家长们应教会孩子识别性侵危险警报以及应对方法,及时制止即将发生的侵害行为。家长该怎么做呢,一起来学习~

典型案例

近日,某市法院审理一起猥亵儿童案。被告人廖某某(男,27岁)犯猥亵儿童罪,被判刑1年5个月。据了解,廖某某在公交车上遇到被害人(女,11岁,小学生),随后廖某某故意挪到被害人旁边坐下,开始有意无意地用身体碰撞被害人,后来还把手放到被害人大腿上,见被害人并没反抗,廖某某将手伸进被害人的裙子里进行猥亵。回家后,被害人向家人讲述被侵害经过,并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公安机关报案。

图片

温馨提示:

生活中,直接从外表分辨“披着羊皮的狼”确实挺难,但是“色狼”有歪念时,他的言行举止就会暴露出他的本性。因此,孩子出门在外,家长应教会孩子时时提高警惕,提前识别坏人的“坏行为”,获得危险警报,及时应对,以防受到进一步的侵害。

图片

课堂小知识

一、请家长教孩子记下以下4个警报,快速识别“色狼”

视觉警报

如果有人要让我们看他的身体隐私部位,或者他要看我们的隐私部位,这就涉及到了视觉警报!是不可以的。

语言警报

如果有人用语言来挑逗、讨论我们的隐私部位,或者让我们去讨论别人的隐私部位,这就触及了语言警报!

触摸警报

我们的隐私部位不可以随便让人触碰,同样的,我们也不可以随便触摸别人的隐私部位。如果是无意识的情况下发生了碰撞,这是可以被原谅的。但如果我们在发生碰撞后已经让开,但对方仍然有意识地,并且在非必要情况下强行要求触摸我们的隐私部位的话,这就涉及到了触摸警报!

独处警报

如果有人让我们单独进入对方的房间、办公室,这就触发了独处警报!不管对方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可以直接拒绝,不论在什么环境下,一对一交流也可以在公共场合进行,一个人与他人独处是很危险的。

二、当遇到危险警报,家长教孩子这样应对

1.教会孩子需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绝不能迷迷糊糊地听信坏人的摆布,根据现场情况采取应对措施。

2.一旦发现了警报,教会孩子需要明确地表达拒绝:“我不喜欢这样,请不要这样。不要谈论或者触碰我的身体!请停止你的举动 ”。

3.表达拒绝后,教会孩子可以立即离开,与对方保持安全距离。但也要注意,需要聪明地、安全地离开现场,让孩子把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4.教会孩子尽量跑向人多的地方,寻求别人的帮助,尽快与家人取得联系,记住坏人的样貌特征,必要时可报警处理。

来源:东莞慧教育

编辑:陈如婧

二审:刘震寰

三审:廖英武

阅读下一篇

返回资兴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