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还是蛮重视,所以我们还是要种田,饭碗要端在自己手里。”蓼江镇种植大户唐跃林激动地说。盛夏时节,稻穗飘香。眼下,我市已进入了早稻收割期。蓼江镇农户们正抢抓农时,组织农机收割,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一大早,蓼江镇的种植大户唐跃林就在他的田地里忙碌起来了。农机人员驾驶着收割机马力全开,在稻田里来回穿梭,轰鸣声此起彼伏,割稻、脱粒、吐秆一气呵成,新收的稻谷将运送到烘干基地进行烘干收储,唐跃林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他今年种植了水稻110亩,其中单季稻50亩,双季稻60亩。放眼望去,一片片稻田满目金黄,层层叠叠的稻穗颗粒饱满,长势喜人,微风吹过,翻起层层稻浪,空气中弥漫着阵阵稻谷清香。“现在普遍都是机械化,插秧机、旋耕机、收割机、烘干机,耕、种、收都实行机械化了。”唐跃林说。
唐跃林自己算了一笔账,今年早稻的稻种是由政府发放的,加上管理得当,他的早稻产量达到了每亩1000斤。政府给的补贴包括了双季稻每亩补贴300元,30亩以上规模种植大户再每亩补贴100元。为了鼓励他们早稻集中育秧,对他们的大棚建设补贴成本的50%,同时对他们机插机抛还有额外补助,国家给予的补贴,唐跃林一亩最高能领取到800元左右。
为保障粮食生产,该镇为种植大户免费发放种子和化肥,降低他们的生产成本。同时,还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为种植大户传授生产管理技术。该镇还积极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让机械设备广泛应用,实现耕、种、收全程机械化。“蓼江政府一直致力于河道治理和产业路的修建,为农户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蓼江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郭艳燕说。
近年来,该镇以土地流转为抓手发展规模农业,种植大户不断涌现,今年百亩以上的种植户有100多人,这些农户常年耕耘在田间,保证了粮食丰产丰收。
来源:资兴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欧 阳雨桐 曹裴媛
一审:欧阳雨桐
二审:黄欣
三审:廖英武
本文为资兴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zixingxinwen.com/content/646941/99/15106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