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聚焦灾后重建|州门司镇:“以工代赈”促增收 项目建设惠民生

来源:资兴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珊珊 胡恒珲 编辑:黄珊珊 2025-06-09 23:11:42
—分享—

6月6日,记者在州门司镇横坵村“以工代赈”项目施工现场看到,机器设备轰鸣,物料运输车辆来回穿梭,由当地村民组成10多人的施工队正挥舞着铁锹、铲刀等工具,正在进行铺筑混凝土作业,对原有路面进行砂石摊铺和道路硬化,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去年底,该村启动“以工代赈项目建设,村民代表通过“四议两公开”的程序,选举出项目理事会,对项目全权负责,由村民自主开展项目建设和管理。“以工代赈不同于直接赈济,是通过组织群众,采取“培训+上岗”模式,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后,参与当地的工程建设,并发放劳务报酬的一种帮扶政策,不仅能为当地群众提供务工增收的机会,还能通过项目建设,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以工代赈项目,不仅实现了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务工、照顾家庭‘两不误,而且创立了济民的模式,进而激发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州门司镇横坵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何勇说。

横坵村村民李河南就是这里的一员,他长年在外务工,今年通过参与村里的“以工代赈”项目建设,已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务工。“现在党的政策好,我现在在村上做事,效益还可以,到现在收入1万多元,我还可以照顾家里,又可种地。”年过六旬的李河南高兴地说。

“我们实施‘以工代赈’项目以来,老百姓很方便,特别是道路修到我们家门口了,为我们提供了方便,原来那个路是坑坑洼洼,很不好,但现在修好了,很方便出行。”州门司镇横坵村村民王泽雄说。

目前,该村“以工代赈”项目总投入210万元,实施了河道水渠硬化1.8公里,硬化村组道路4公里,硬化房前屋后晒谷坪1100余平方米,新建挡墙600余立方。“开工以来,先后吸纳村民务工180余人,累计发放劳务报酬68万元,同时,村民自建‘以工代赈’项目实现‘零利润,预算设计的内容全部完成后,还结余了60余万元,经理事会、村‘两委会商,按照程序进行变更后,将继续用于村里基础设施提质改造。”何勇说。

来源:资兴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珊珊 胡恒珲

一审:黄珊珊

二审:黄欣

三审:廖英武

本文链接:https://www.zixingxinwen.com/content/646940/91/1502672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资兴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