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7日,带着厅党组的嘱托,经过跋山涉水长途奔波,我来到了东江湖畔的布田村参加救灾及灾后重建。在一周年到来之际,我一直在思考,一年来,我经历了什么,成为了怎样的我。我想,这对于我来说,就像是“风走了几万里,不问归期”,而我也一直在前行,从未停歇。
布田村的灾,于两难中坚定忠心。2024年7月27日,资兴市白廊镇布田村受台风“格美”影响,狂风暴雨如猛兽肆虐,所到之处,千疮百孔,满目疮痍,一片废墟,美丽的东江湖到处漂浮着树木杂物,待收的桔子树被连根拔起,坚固的房屋被泥沙石夷为平地,山体滑坡让公路、通讯、电力、饮水全部中断,暴风雨摧毁了布田村的基础设施,也掩埋了老百姓生活的希望。接到前往布田村参加抗洪救灾及灾后重建任务,家属直接强烈反对,而我内心满是纠结与挣扎,因为我的生活也正陷入泥沼,孩子中考成绩不理想,导致家属与小孩的矛盾由原来言语冲撞直接升级为“武力冲突”。2022年从衡阳县人武部转业,本是为了多些时间陪伴家人,教育小孩,从中调和家属与小孩的矛盾,弥补那些年在部队对孩子成长陪伴的不足。尽管家庭困难重重,但受灾百姓在等待,布田人民在呼唤,作为一名党员,入党时的铮铮誓言犹然在耳,作为一名退役军人,“若有战,召必回”的忠诚使命依然铭记,此时我又怎能退缩,于是收拾行囊,毅然奔赴布田。
布田村的红,于艰难中坚守初心。布田为什么这样红,因为布田有着光辉而悲壮的历史。这里曾是井冈山外围游击区的前哨阵地,是红四军攻打郴州后的整军之地,也是南昌起义周年纪念大会的举行之地。“布田山啊布田江,青山起舞水欢唱。打起鼓来敲起锣,欢迎红军朱军长……”歌声悠扬,既是历史的回声,诉说着布田村的沧桑与变迁,又有对灾后重建的感恩,对往昔岁月的缅怀。支援救灾与重建不是“浪漫的红色布田游”,而是“壮丽的长征”,每天工作任务繁重琐碎而具体,从调研村情民意,到制定重建规划;从推动灾后项目,到解决民生难题;从帮带干群队伍,到做好群众思想工作,每项任务都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年来,有过困顿、有过迷茫、有过委屈、也有过逃离的想法,后悔过,却从没放弃过。犹记得,接到救灾任务站在地图前标绘布田村的方位以为景美如画,但是到了布田才知道地广人少烟火气不足,每次进出村都需要经过将近两个小时的无数山路十八弯、十余个悬空塌方的摇摆,生活所需的商店饭店,平时常用的快递外卖,课余时间的体育锻炼,均是遥不可及的念想,到了夜晚除了远处几盏摇曳的灯光,还有偶尔传来的几声狗叫,加上时有时无的网络,能够证明还活在人世间,每个夜晚都是在孤独中守望。还记得,山体突然滑坡,参加抢修公路时被山上滚落的石头砸伤了脚;组织开展“灾后大扫除”公益活动,抬丢一根杉树木头即被撞了一下腰;勘察保护老百姓安全的防洪渠被蜜蜂蛰得右手肿成包子而被送进医院。也记得,曾坚定地答应陪伴小孩参加学考,也曾告诉妈妈会在她身边陪伴完成手术,但是1号台风、4号台风来临紧急通知周末需要加班,一再的失诺也成为小孩心中“不是掉链子而是从来就不曾在链上的父亲”。同样记得,禁钓期间劝离钓鱼老百姓而被钓客和承接钓客的老百姓骂得伤心难过,台风来临劝离老百姓搬到安置点而被嘲笑难过过,动员劝离地质灾害点老百姓避险搬迁而多次遭受白眼无奈过。有过晚上暴雨开车赶赴布田应对台风的害怕,也有过逐组逐户进行灾情核查防台风防溺水排查的担忧;有过周末休息被召回的烦躁,也有过工作难以推动的无力感;有过为少数老百姓不能正确理解避险搬迁政策感恩党和政府不够的埋怨,也有过为灾害发生后自家并不富裕在外务工的何进文积极捐款、以收废品为生的脱贫户曾天保捐赠物资的致敬;有过对支村两委干部能力素质的恨铁不成钢,也有过为支村两委干部舍小家为大家牺牲奉献的感动……回首过去,无论是这些负面的事情,还是那些消极的情绪,竟然都不翼而飞。反倒是布田村的红,布田那些“真、善、美”的人、事、物,沉淀在我的生命中,成为了我继续前行的初心使命。
布田村的甜,于情深中坚持本心。“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我想这句话很适合处在当时情境中的我,不知道为什么热爱布田。但当我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回首这一年,我还是发现了坚持本心的秘密。我想可能是生于农村、长在农村的经历,让我看到了群众困苦,感受到了群众期盼,这份感同身受,让我对布田怀着热爱。我想也可能是烈日炎炎下,走组入户时,群众端出的瓜果,寒风凛凛时,群众倒好的热茶,以及他们真挚的眼神,这些回甘,让我更有被认可的价值感。我想更可能是坚守带来的自我改变,刚到村时害怕语言不通,害怕厕所脏乱差,害怕饭菜不干净,害怕山体滑坡道路坍塌而遇难……但在帮扶重建的过程中,慢慢找回了原来的我,恢复了老百姓的率性本真,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布田老百姓。
“此心安处是吾乡”,一年来,我与布田的牵绊愈来愈深,布田与我而言,不再是救灾及重建工作,更是与我同频共振的日常,是我的责任与牵挂。未来,我该如何前行,会走向何处,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这一年来布田赋予我的,都将是我不断前行的底气,未来永远可期!(作者系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对口支援白廊镇布田村工作队队员)
来源:资兴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邓志刚
一审:黄珊珊
二审:黄欣
三审:董建锋
本文为资兴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zixingxinwen.com/content/646942/99/15185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