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除了一些主要的要用机械,不能用人工代替的就用机械,其他都是用当地老百姓到现场务工”。州门司镇州门司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己茂说。日前,记者在州门司镇州门司村“以工代赈”项目施工现场看到,20多名施工人员正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排洪水渠,他们都是州门司村村民,在去年洪灾中,家里都遭受了损失。
受去年第3号台风"格美"的影响,我市多个乡镇基础设施严重损毁。年前,我市积极向国家发改委争取到2025年“以工代赈”示范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47个,让受灾群众享受政策红利,以“造血式”重建,为灾后恢复注入新动能。“治理以后对今后农村基层的基础设施,提高抗洪抗灾的能力,同时也给老百姓带来一些比较稳定的收入。”州门司镇州门司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己茂说。
该“以工代赈”项目,涵盖了全市8个乡镇48个受灾村的基础设施修复,由各受灾村推选项目理事会,组织本村村民对急需修复的山洪沟、农田灌溉设施等农村基础设施进行施工,村民日工资可达160-260元。村民樊国茂是项目理事会成员之一,他每天除了在工地铺水泥浆外,还负责监督工程质量,确保项目保质保量完成。他说:“搞这个‘以工代赈’收入大概有几千块钱,百姓受了益,洪水冲毁了,又一样的恢复了,又可以种地了,带来了很大的好处,自己又可以增收,谢谢党和政府。”
来源:资兴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胡恒珲
一审:黄珊珊
三审:廖英武
本文为资兴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zixingxinwen.com/content/646947/96/14749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