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那一夜,暴雨如注,山河呜咽。2024年7月,一场百年罕见的特大洪灾,将资兴市州门司镇烟坪村顷刻间化为一片汪洋。家园倾覆,良田被毁,道路中断……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湖南省商务厅闻汛而动,将对口支援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用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

一座堡垒,就是一片希望的原野
灾情就是命令。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沈裕谋第一时间率领工作队奔赴灾区,踩着泥泞踏遍每个角落。“商务厅,永远是烟坪村最坚实的后盾!”在断壁残垣前,这句承诺掷地有声。
随之展开的是一张清晰的“三解三事”作战图:解万家之急,打通“路、电、信、水”生命通道;解千户之难,实现“环境、房屋、街道、卫生”四清,确保群众“保障、住房、收入”三有;解长远之困,重建道路桥梁,修复水利农田。
在厅领导的靠前指挥下,工作队化身“突击队”。他们带来的不仅是应急资金和救灾物资,更是重建家园的坚定信念。数据显示,对口支援期间,他们协助疏散转移群众652人次,清除淤泥23万立方,恢复河道公路40余公里,清理房屋135栋,拆除危房74栋,修复耕地859亩。一组组数字背后,是满目疮痍的土地重新萌发的希望。

一面旗帜,就是一种向上的力量
“让我来!”“跟我上!”——这是在烟坪村灾后重建一线最常听到的声音。
工作队负责人刘凯组织起四级党员先锋突击队,如同一把尖刀,插在灾情最严重、任务最艰巨的地方。风雨中,他们是不眠不休的“守夜人”;泥泞里,他们是力挽狂澜的“排头兵”。
“党员不带头,谁带头?”年近三十年党龄的杨辉提前结束休假,逆行而至。面对摇摇欲坠的危房和汹涌的河道,他始终站在最前沿,用经验与胆识带领干部群众疏浚河道、抢修道路。
当工作队员冒着倾盆大雨,将郭塘坪组一位行动不便的七旬老人背出险境时,老人热泪盈眶:“是党,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这质朴的话语,是对所有奋战一线党员干部最崇高的褒奖。

一个标杆,就是一束未来的光芒
在重建战场上,年轻骨干同样用行动定义着新时代的担当。
军转干部邱恋尚未报到便主动请缨。他把部队淬炼出的专业本领,投入到安置点、饮水工程建设中。无数个日夜,他与图纸数据为伴,精打细算,为重建工程树立了效益与质量的标杆。
“家里困难可以放一放,但灾区的乡亲等不了!”干部吴建波安顿好无人照看的孩子,拖着抱恙的身体毅然奔赴烟坪。他立即与乡亲们一同跳进泥水,装沙袋、堵管涌、固堤坝,用责任筑起“生命堤”。
旗帜无声,却能凝聚磅礴力量。在党员骨干感召下,广大村民从“看着干”变为“一起干”,纷纷拿起工具复垦农田、修缮房屋,播下来年的种子,也播下对生活全新的希望。
昔日洪魔肆虐之地,今朝党旗辉映新生。这飘扬在烟坪大地上的旗帜,是冲锋的号角,是不倒的脊梁,更是这片土地走向更加美好明天最坚定的信仰。
来源:资兴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湖南省商务厅
一审:黄珊珊
二审:黄欣
三审:李科
本文为资兴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zixingxinwen.com/content/646954/50/15356143.html